原來 肉雞沒有打生長激素這回事!

雞肉為民眾日常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雞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且為畜產品脂肪含量較低者,因此無論日常食用或控制脂肪攝取,都是極佳的選擇。

雞肉有著豐富的營養價,但消費者還是有所疑慮,茲因,幾乎每個人都聽過白肉雞是因為「施打生長激素才能快速成長」的傳言,也看到市面上很多養雞或販售雞肉料理的商家,常常號稱:我們的雞「沒有打生長激素」的旗幟。讓消費者相信吃到的食物,健康無虞而安心購買。

事實上,這樣的說詞根本多此一舉,因為生長激素的議題,根本是假議題,是塑造出來的無稽之談和恐懼。事實是,無論那一種雞種,都『不需要』施打生長激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針對網路傳言 「不要再吃炸雞了,可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提出澄清,表示現今白肉雞只需要35天就能達到上市標準是正確的,但那不是施打生長激素的結果,而是因為育種技術的進步,加上飼料搭配雞隻生長需求調配適合的營養熱量,讓雞隻可以快速成長,提高產值。

而除了白肉雞以外的有色雞種,(黑羽/紅羽土雞、珍珠雞、烏骨雞、鬥雞等)則都需要三個半月到四個月以上的成長期,但這是品種特性,也不是不施打生長激素的結果。既然如此,養雞業者的聲明也助長了這個都市傳說,為什麼他們要跟著將錯就錯助長歪風呢?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大家對雞隻施打生長激素的恐懼太深植人心。網路就有人言之鑿鑿的說,以前女生初經幾乎都是上國中才來,但現在很多小學三四年級的女生月經就來潮了,就是因為雞肉吃太多,也同時吃下生長激素的關係!

類似這種雞隻施打生長激素的說法太廣為流傳。因此,連麥當勞這樣的速食業龍頭,也在2018年拍攝的形象廣告中強調他們的雞,「吃得好、住得好,絕對不可能打生長激素!」這麼一來,養雞業者為了解除大眾疑慮,也必須跟著強調「不施打生長激素」這個假議題。因為如果不說,就好像默認施打生長激素這件事一樣。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別再被生長激素這個假議題給蒙蔽了判斷。因為,真正該注意的不是生長激素,而是肉品藥物殘留的議題!【記者 陳聲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