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東亞-澳洲」候鳥遷徙線 中國濕地人物在台交流 激盪保育火花

濕地是生物多樣性極高的重要棲地類型之一,具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獲稱「地球之腎」,然而,人類卻常視之為無用之地而任意破壞。

而中國東部濱海濕地,同時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EAAF)上的關鍵區域,對鳥類的生存維繫至關重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9年第三屆的「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就以濕地為主題,邀請中國四位長期致力於溼地保育的綠色人物來台分享。中國與台灣由於地理空間尺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性,在保育實務工作的展現上各有所長,可透過兩岸交流與對話相互學習。

周志琴:以國際視野,更新地方政府的舊思維

現任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專案主任的周志琴,分享她在2013到2018年間,負責執行由GEF(全球環境基金)所贊助的海南濕地專案。

透過國外生態專家不斷引介國外案例說明,希望地方政府能建立起正確的保育理念:宜林則林(紅樹林)、宜草則草(海草)、宜灘則灘(泥灘地);堅持使用本土樹種;堅持以自然修復為主;堅持維繫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GEF也協助制定了《海南省濱海濕地和生態防護林的保護和恢復導則》等相關技術規範,供地方政府後續參照,以及制定《海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等政策法規,全面落實保育。因應國際計畫的即將結束,周志琴與夥伴們成立了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希望順利銜接起包括會文濕地在內的後續保育工作。

李燊:借鏡米埔,讓候鳥重新回歸深圳灣

現任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的李燊,負責多個紅樹林濱海濕地保育計畫,旨在為中國的濱海濕地保護,提供一個民間參與的案例。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就是一處他長期經營的重要案例。

位於深圳灣北岸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由泥灘地、紅樹林、基圍魚塘三個子系統所構成,2006年時由政府出資向當地村民購買了其中近1200畝魚塘,交給保護區管理。經過多年自然演變,淺水區域大量生長出內陸濕地植被,塘堤上也長出高大樹木,逐漸陸地化的魚塘區位,顯然已無法滿足不同水鳥需要不同水深的棲息地需求。接手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的李燊,借鏡對岸米埔濕地30年的經驗,透過魚塘改造及水位調控,積極營造出更多樣化的棲地環境,來滿足候鳥季不同時期的鳥類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當地鳥數及鳥種數都獲得了明顯的提升。

劉毅:以預警機制實踐保育工作,以生活教育落實公民參與

現任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莆田綠萌濱海濕地研究中心主任的劉毅,自2001年創辦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以來,專心致力於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研究和民間保育工作。劉毅說:「國家雖劃設了保護區,大多數的紅樹林也位於保護區內,但實質管理成效不彰,有些保護區甚至連管理單位都沒有設立。」透過一定程度的培訓、提供相關裝備、手冊、紀錄表格等,劉毅積極建立起民間巡護團隊成員的調查能力。而一旦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濕地有異常狀況,巡護團隊成員就需進行拍照、定位,加上文字敘述後,透過微博、微信等上傳雲端,共同建置紅樹林監測的即時互動地圖。整合分析各項資訊後,會將預警事件進行分級,如果是突發、大規模或涉及瀕危珍稀物種時,屬於最嚴重的紅色警戒級別,就會進一步採取舉報或法律途徑等相關實質行動。

而為了提升公民參與的可能性,劉毅同時也致力於教育宣導工作。包括製作《百秒認識紅樹林》等影片、相關公益廣告,在兒童教育方面便將紅樹林保育觀念融入童話故事書中、規劃了紅樹林漫畫、發起小朋友認養紅樹苗的活動。

張瓊:搭建起與官方自然保護體系互補的民間保育網路

張瓊現任阿拉善SEE基金會任鳥飛專案經理,她說SEE自2004年成立以來,會員企業家已超做900位,持續支持了550多個環保組織及個人,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相關環境保護工作。

其中任鳥飛計畫,以守護中國最瀕危水鳥及其棲息地為宗旨,由SEE與紅樹林基金會於2016年共同合作推動, 為彌補官方保育工作之不足,任鳥飛計畫將尚未劃入保護區、但有實質保育需求的153處沿海濕地納入關注清單,希望透過快速覆蓋保護空缺處,與政府間形成協作的互補效益。在實際運作上,任鳥飛計畫同時也與可發動全國鳥友協助鳥類調查的朱雀會等團體合作,進行瀕危鳥種的研究調查與保育工作,希望透過掌握受威脅水鳥的種群狀況,進而採取保護行動。透過這項全國性的調查計畫,持續建置濕地與水鳥的資料庫,可望為科學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兩岸濕地經驗各有所長,相互借鏡學習

論壇最後,有參與民眾提問中國綠色人物,在保育過程是否考量與當地居民有更多生活上的連結互動?周志琴對此回應:「中國目前在社區經營上,還無法做到像台灣這般細緻,台灣在長期駐點、長期耕耘、長期陪伴這部分做得很扎實,值得學習,是未來努力方向。」張瓊則表示,中國幅員遼闊,加上發展快速,當務之急會先放在棲地與物種的保育上,目前不容易同時兼顧到社區經營這部分。兩岸在地理空間尺度上存在差異,各有所長,值得相互學習借鏡。【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