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競爭力 美國第1 台灣第13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16日公布「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由於今年評量標準不同,美國10年來首次擊敗瑞士,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台灣名列第13名,去年則是第15。

美國在總分100分中獲得85.6分,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新加坡以83.5緊追在後。其餘全球前10大經濟體排名為:德國(82.8)、瑞士(82.6)、日本(82.5)、荷蘭(82.4)、香港(82.3)、英國(82.0)、瑞典(81.7)及丹麥(80.6)。

若以亞太地區競爭力來看,台灣以79.3分排名第13,次於新加坡、日本、香港,成為亞太第4強經濟體。南韓以78.8分居第15名,中國則以72.6分排名第28。

國發會表示,因應工業4.0,重視創新趨勢,全球競爭力指數4.0評比項目分為「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體系」等四大類、12中項,和以往「基本需要」、「效率強度」、「創新及成熟因素」三大類評比大不相同,主要是細項也從114項減為98項。

「環境便利性」共分「體制」、「基礎建設」、「資通訊使用」以及「總體經濟穩定」四個中項,台灣在「總體經濟表現」最優,與31個經濟體並列第一,主因是通膨率及政府債務占比表現佳,而土地管理的品質排名第二,也是優勢項目;不過鐵路密集度(第101名) 、政府對未來議題的因應程度(第67)及解決爭端的法律效率(第63)等指標表現相對較弱。

「人力資本」方面,包含「健康」及「技能」二個中項,其中我國平均健康餘命(第26)的表現尚佳,「健康」排名第27。而「技能」排名第21,以企業找到具技術就業者的容易度(第14)及平均接受學校教育年數(第20)等項目表現良好,不過中等及高等教育者具備企業所需技能的程度(第58)與教學重視創意與啟發式之程度(第65)排名較落後。

「市場」分「金融體系」、「勞動市場」、「產品市場」與「市場規模」四中項,其中,「金融體系」排名第7表現較優,主要是保險費總額占GDP比重、上市公司市值占GDP及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程度等項目得分高;勞動市場中,工資決策的彈性程度(第9)、專業勞動力在國內的流動程度(第12)等表現優異,不過雇用外國勞工的容易度排名98,顯示外籍勞工在台工作難度高,而雇主支付員工的勞動稅與社會安全捐占比也較高,排名80。

「創新生態體系」有「商業活力」及「創新能力」二個中項,其中我國在「創新能力」上得分80.8,拿下亞洲第一、全球第4強的亮眼成績。WEF指出,此次調查顯示,能成為創新中心的國家不多,德國、美國、瑞士和台灣得分高於80分,可說是全球4個「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在我國專利權數量(第2) 、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第5)、研發支出占GDP之比重(第5)等項目表現名列前茅,只有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排名60,待改進。

台灣2017年排名為第13名,中央社報導,由於新舊評比指標不能比較,在使用新評比指標後,不能說台灣從第15名進步至第13名,而是持平。【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