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風景 諾貝爾之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瑞典是位於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東臨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西鄰挪威,北與芬蘭接壤,南通過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相連。首都斯德哥爾摩瀕臨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是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著名的旅遊勝地,與義大利威尼斯一樣同為水鄉,故有北方威尼斯美譽!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位於「國王島」老城區的水岸畔,由建築師Ragnar Östberg設計,於1911年和1923年興建,為棕紅色磚結構的建築物。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內的「金廳」與「藍廳」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廳院。每年12月藍廳是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國王與王后為得獎者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

據說,建築師Ragnar Östberg原是想要用石灰塗抹在磚牆上,再以藍色彩繪,讓人有置身於藍天白雲之間,所以定名為「藍廳」,但看到紅磚呈現出來的色澤、質感和粗獷之美,深深被吸引,決定棄藍留紅,惟保留「藍廳」原名,故有藍廳不藍名不符實。 

  

關於「藍廳」樓梯的設計也有一個傳說。因參加宴會的貴賓無不盛裝赴宴,建築師為了讓參加宴會的女性貴賓能夠雍容、安全從樓梯上面走下來,特地請他老婆穿著各式各樣的禮服及高跟鞋在這個樓梯上下來回高達2,000次,才決定樓梯高度與使用的材質!

市政廳106米的塔頂,有象徵瑞典國家的三皇冠標誌。

 

建築師Ragnar Östberg

從「藍廳」穿過長廊來到議會廳,是瑞典101位國會議員開會的地方,每個議員座位是固定的;議會廳最特別的是天花板,做成像船隻骨架,骨架旁是北歐神話風神的畫像,意指風神會把會議內容毫無隱瞞的傳遞給人民。

現在則設旁聽席和媒體席來代替風神,將會議內容透過電視媒體傳遞給人民,所有的資料都公開透明,社會民主化讓瑞典人引以為傲。這些都是值得台灣效法學習的地方!

走出議會大廳就是佰拱廳,大廳屋頂有一百個像蜂窩的拱型,代表100位議員,但實際是有101位,以避免票數相等的狀況。百拱廳屋頂蜂窩狀拱型與實際議員數不符,建築師的巧思,利用風口設置代表第101位議員。

在百拱廳另一邊牆上,有一座很特殊的雕刻掛鐘,它其實是個小小的木偶劇,在夏天中午12點、下午6點演出「聖人喬治和龍」的故事,想像有點像音樂盒,但因參觀時的時間不對,故並未看到小小木偶劇演出。

王子畫廊廳壁畫展現的就是對面窗外的風景。

長廊表現的意寓,「站在窗邊看美景如畫,站在另一邊看畫如美境」。

最後參觀的是「金廳」,四壁及壁畫使用了約1,800萬塊細小的由金屬與玻璃片之間夾上金箔鑲貼而成,金碧輝煌。牆上的馬賽克畫嵌鑲著斯德哥爾摩的守護女神「瑪拉」右持權扙、左握皇冠,中間的建築物代表人民,象徵國家尊重人民,以人民的福祉為優先。這是一幅現實與浪漫主義結合的藝術創作,是市政廳的「鎮廳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