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限塑上路 新增7大類納管8萬店家

環保署擴大限塑政策元旦正式上路,管制對象由原來的7大類增為14類,新增管制對象包含藥妝美妝店及藥局、醫療器材行、3C店家、書籍及文具零售業、洗衣店、飲料店及西點麵包店等行業,均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據環保署估算,新增納管8萬家商店,1年可再減少約15億個塑膠袋。

實施首日,許多縣市環保局為配合新政,元旦加班派員至使用塑膠袋最多的飲料店、量販店稽查與宣導。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目前共掌握約1萬5000家限塑管制對象,已全面發函通知業者配合,並且透過說明會、提供法令諮詢等方式,確保業者瞭解政策內容;新北市環保局,則於限塑政策上路當天,稽查90家業者,因各店家在1個月前就已陸續向客人宣導,因此在首日實施上並未遭遇困難;高雄市環保局也動員256人稽查,合格率達9成9。

行政院環保署則表示,全台共計稽查1萬800家店家,共有16件不符合公告規定、開出16張勸導單,其中以飲料店居多,藥妝美妝藥局次之。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賴瑩瑩表示,首次違規者,將開勸導單;再犯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1200至6000元以下罰鍰,屆期仍未改善者,將按日連續處罰。

有關今(2)日媒體報導古早味蛋糕店家,包裝蛋糕要求消費者另購塑膠袋,否則直接「裸賣」,環保署說明,基於食品衛生安全考量,直接盛裝麵包、蔬菜等生鮮商品或食品的塑膠袋並不在限制使用範圍,若蛋糕本身已有包裝,再附加之裝提塑膠袋才不得免費提供。 【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