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大發現 捕捉到「胚胎恆星」形成畫面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透過「阿塔卡瑪」(ALMA)望遠鏡,發現到一顆年輕的「原恆星」(胚胎時期的恆星),正吸食「塵埃漢堡」,確認了恆星在形成初期,形成吸積盤的理論,證實天文界苦尋多年的吸積盤形成。而且,首度揭開吸積盤的垂直結構、恆星的形成及發生的過程。此篇論文於今(2017)年4月19日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獲得學界重視。

這一天文學大突破,是由中研院研究員李景輝領軍的團隊利用「阿塔卡瑪」望遠鏡,捕捉到獵戶座的「原恆星」系統「HH212」。李景輝表示,恆星最早期形成階段的吸積盤,一直為天文學家多年來的研究方向。研究團隊利用「阿塔卡瑪」望遠鏡的這項最新科技,其解析力是哈伯太空望遠鏡的10倍。如此優異的解析度,成功拍到距離地球1300光年遠的「胚胎恆星」精細的天文影像。

李景輝表示,以前受限於望遠鏡解析度,科學家只能看到恆星系統的強力雙極噴流,並推測靠近「原恆星」的地方,可能有個塵埃盤。獵戶座的「原恆星」系統「HH212」的中心恆星年齡只有4萬年,是太陽年齡的十萬分之一,是非常年輕的「原恆星」。

李景輝同時說明,吸積盤靠近中心的溫度比較低,兩側比較高,盤中間有一道明顯的暗帶,夾在明亮構造之間,又因側面對著地球被拍到,此特徵讓吸積盤看起來像個漢堡形狀,才會有「原恆星」的成長像是在啃漢堡的說法。研究團隊根據拍攝的影像,推測它的吸積效率極高。但若以溫度分布畫出模型,此吸積盤較像「飛盤」,若從另一角度翻過來被拍,就會像「甜甜圈」。

以前學界看到的吸積盤,幾乎是塵埃落定後的較晚期,所以觀測到的吸積盤比較薄。李景輝認為,學界首次證實「原恆星」早期會形成吸積盤,團隊將來會持續運用「阿塔卡瑪」望遠鏡,為恆星盤的形成理論提出更多的見解。【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