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個3D文物資料庫 翻轉數位典藏想像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日前推出台灣第一個3D文物資料庫(http://3d.nmp.gov.tw),讓民眾可以直接網上瀏覽3D古文物模型,或透過行動裝置下載APP,即可欣賞AR(擴增實境)、到博物館現場也可體驗VR(虛擬實境),從多元角度欣賞古文物。

史前館張善楠館長表示,史前館考古文物資料庫以典藏考古文物3D模型為主,所有3D模型皆由史前館3D作業人員對真實考古文物進行3D掃描作業完成,為全彩模型,屬於高階3D數化技術,並經由3D工程師處理後上傳3D資料庫供大家瀏覽。

研究典藏組葉長庚研究助理說明,目前資料庫已有25件陶質標本、10件玉質標本、42件石質標本、1件骨質標本與2件其他類別標本,共80件考古文物,使用者除了可藉由文物時代、類別與出土遺址進行資料庫搜尋,還可以直接於網頁上瀏覽3D模型。

資料庫除了研發3D數位典藏的發展外,亦可透過行動裝置下載APP,進行AR(擴增實境)觀賞,讓遊客在參觀史前館展廳時有額外的驚喜,還能夠藉由Cardboard眼鏡進行VR(虛擬實境)觀賞。此外GPS座標定位功能也開發完成,不久後民眾便可以在各地「抓」到這些史前寶貝。【記者 林曉萍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