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提升青年薪資的歷史藉鑑

低薪問題一直是台灣這幾年來大家關心的議題,而事實上,這些問題並非台灣才有的,解決的方法宜藉鑑其他國家曾經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加以學習或引以為戒。

阿根廷經濟崩盤 是因為西班牙殖民統治留下的稅制遺毒

阿根廷新總統哈維爾·米雷伊(Javier Milei)於2023年底上任,立即進行休克式改革。他讓阿根廷貨幣披索一次貶值到底,企圖結束爆表的通貨膨脹;他又宣佈不再繼聘五千名政府新聘員工,藉此裁撤冗員減少政府支出;2024年初,米雷伊一舉讓22名陸軍將領「自動退役」,讓全球擔心會逼出軍事政變之情事。

為何一位只有兩年眾議員從政經驗的經濟學家,能以簡單又粗暴的主張(例如: 以美元取代披索、允許自由購買槍枝和人體器官),就選上總統?為何盛產小麥、牛、羊、一次大戰前人均GDP接近法國和德國的阿根廷,會被視為移民天堂,如今卻淪為人均GDP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經濟地獄? 答案是300年前統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留下的稅制遺毒,造成阿根廷的經濟政策一直在極左或極右,難以發展經濟,只留下大筆國債和駭人的通貨膨脹,能逃的資金都逃了,阿根廷已無債信可言。

哈布斯堡家族任官不論廉能只論親疏 濫權貪官形成剝削架構 逼民造反

長期主宰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今在奧地利、匈牙利等地,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後不久便以姻親入嗣西班牙和葡萄牙,得以殖民中南美洲,奴役原住民挖金礦銀礦,再以水銀純化,哈布斯堡家族得以暴富,而原住民被毒到幾乎滅族。不僅如此,還從非洲擄掠黑人到美洲、歐洲賣為奴。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來都是近親通婚,結果是皇族後代多為智障或不孕,到20世紀初奧地利皇室幾近絕嗣。哈布斯堡家族任用官員不論廉能,只論親疏,結果是有官皆貪、無民不反。以皇室之名收的稅,都收到貪官口袋去了,皇室沒錢,就任用更多的近親、更恐怖的酷刑來逼稅,人民只好奮起抗暴,皇室就得舉債以便招募更多官員和兵員來鎮壓,形成惡性循環。哈布斯堡官員在中南美洲更瘋狂,不准移民種植糧食作物,只准種植像甘蔗、菸草這類經濟作物,而且糧食只能在特定的港埠或都會交易,交易地的水陸交通都被嚴格控制,只有繳納巨額稅款後才能通行。如此稅制,使得中南美洲沒有自由貿易帶來的經濟繁榮。政治上,最高層是西班牙派來和生長在當地的高官,其次是大小莊園地主,再其次是農奴,其中有原住民奴和黑奴,及混血後裔,典型的層層剝削奴化架構。1500至1800年的殖民統治,中南美洲未能產生科學、哲學或藝術天才,只有被剝削和毒殺的奴才。

1776年北美獨立革命爆發,1808年拿破崙入侵西班牙,中南美洲人民趁機起義,至1833年,中南美洲大致上已獨立。但實際上,原來的高官、地主、農奴三層奴化結構仍然不變,橫徵暴斂照舊。美國建國元勳念茲在茲的前車之鑑,是因濫稅而被斬首的英王查理一世,還有濫稅又欠巨債的法王路易十四。美國獨立成功,法國借錢又出兵是最大助力,但亞當斯和富蘭克林等外交官,都很清楚法國已陷入濫稅貪汙的惡性循環,人民反抗勢不可免,因此在美國憲法中以制衡機制來防止濫稅:總統(行政權)、國會(立法權)、法院(司法權)三權分立制衡。1788年,美國憲法生效,第二年法國果然爆發大革命,此後法王路易十六被斬首,血液流遍法蘭西大地。

美國以法國為前車之鑑 法國卻一再重蹈覆轍

美國憲法以制衡守護民主,兩百多年不變;但法國的民主路卻坎坷險阻。大革命後法國在君主和民主之間動盪,是因為波旁家族路易十四養肥的貪腐財稅官員一直掌握法國金融,而且強大到連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也不能整飭,只能利用他們收稅以充戰費,然而這是和魔鬼交易。1805年拿破崙開徵鹽稅,這是在路易十六時期最引起民怨的惡稅,到大革命時期廢除了,拿破崙竟然重啟,結果大失民心,拿破崙也沒拿到足夠的錢上戰場,最終在滑鐵盧慘敗,第一帝國滅亡。第二共和的首任總統拿破崙三世,任滿四年後就改制為法蘭西第二帝國,貪腐又迂腐的官員慫恿拿破崙三世在沒有充分準備之下就發動普法戰爭,御駕親征結果慘敗被俘,第二帝國滅亡。

一戰後貪官集團掌控金融體系 抵抗納粹僅兩週 法國第三共和敗亡

法國第三共和總算贏了一次大戰,但貪腐財稅官員已經形成好幾個家族集團,完全掌握法國金融體系,金融弊案頻傳而主謀者多逍遙法外,政局紊亂至內閣平均壽命不到半年,讓民眾絕望。法國的金融體系不是在提供養分讓企業賺錢,而是惡搞高利貸和畸形外匯兌換率大賺企業的錢,讓企業走不出去死在法國。一次大戰後法國經濟一直低迷,年輕人不是含淚出走就是不婚不生,到1939年法國已經數十年生育率全球倒數冠軍,基層士兵嚴重缺額。政府預算並未合理分配,國防預算都拿去建馬奇諾防線,沒有留下合理薪餉給中層軍官,以至於高層統帥盡是七八十歲的一次大戰老將,因為沒有中層軍官接棒;也沒經費更新武器裝備,以至於法軍裝甲車數量雖然和納粹德軍相當,但絕大部分裝甲車是用旗號來通訊,而德軍則是全數配備無線電。1940年納粹入侵法國,英法聯軍僅僅抵抗了兩週,主力就全線崩潰無力再戰。法國第三共和滅亡的遠因,正是瘋狂濫稅的貪腐金融家族集團。

中南美洲各國重蹈法國覆轍 陷濫稅貪汙巨債冗員惡性循環

中南美洲的民主化幾乎是法國的翻版,像1861年墨西哥在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下建立了第二帝國,但是1867年就滅亡。中南美洲在西班牙退出之後,重稅和貪汙依舊,遍地動亂使經濟衰敗,許多地主想恢復君主以維持穩定,因而乞靈於右派軍政府,所以扶持軍政府行威權統治以鎮壓左傾的反對者,結果和路易十四後的法國一樣恐怖。另有些基層民眾轉向社會主義,要求政府提供社會福利。然而,嚴重貪汙卻無經濟實力的政府,只能用收更多稅欠更多債來吹噓社會福利泡沬,結果是極駭人的通貨膨脹,政府信用破產,留下巨債。如今阿根廷正是濫稅、貪汙、巨債、冗員、再濫稅惡性循環造成的,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也不願再提供任何援助。新任總統米雷伊提出「以美元取代披索」,等同把阿根廷財產歸零,期待能浴火重生。但是,接下來阿根廷要往何處去?

英王威廉三世發動金融革命 培養瓦特開啟工業革命 稱霸世界百年

米雷伊可以由哈布斯堡家族與波旁家族的死敵,英格蘭王威廉三世,找到振興阿根廷經濟的特效藥。他原是荷蘭元首,是被公開斬首的國王查理一世的外孫。1688年議會發動光榮革命,從荷蘭迎接威廉三世到英格蘭出任國王,仍兼任荷蘭元首。1689年威廉三世簽署《權利法案》,同意依議會制定的法律徵稅、不干涉議會立法。威廉三世不能像路易十四一樣濫稅又借巨債,他只有嚴厲肅貪,才能在有限預算之下維持政府運作。他還引入荷蘭的銀行、股票、債券、貨幣等金融制度,創立英格蘭銀行,以金流促進經濟發展,讓人民有錢依法律繳稅,史稱「金融革命」。此後政府不必橫徵暴斂更不用舉債,還是有錢可用,因此英格蘭沒有通貨膨脹,英鎊信用良好。同時期的法國、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卻是濫稅貪汙巨債惡性循環,把資金都逼到英國去。

在依法繳稅、無通貨膨脹的英國,瓦特從1761年開始,用了近60年,把耶穌誕生之前就發明出來、但是只能當玩具的蒸氣機,改良成可以實用,此後有鐵路、汽船等發明,史稱「工業革命」。經濟史學家艾倫(Robert C. Allen)發現自1775年起,倫敦基層勞工開始爆炸性的成長,到1825年已是的維也納(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基層勞工的7倍。經濟學家席克斯(John Hicks)解讀道:「工業革命真正的動力並非單純技術上的革新,而是金融革命」。單純的技術創新不足以造成大規模且持續的經濟增長,要從個人手工藝成長為大規模工業體系,得靠長期且充足的資金運作,才能整合分工形成產業聚落,創新技術才能升級成新型態經濟,才能創造重大利益,勞工薪資才會大幅成長,經濟才能進入良性循環。要有良好的金融體系,首先政府必須依法徵稅,其次不能搞出通貨膨脹,否則瓦特的研發成果會被「稅」掉或「膨脹」掉。

結論:廉潔 良稅 小債 人權 法治 vs 貪汙 濫稅 巨債 威權 人治

看過阿根廷和美英法諸國興衰,可歸納出結論:貪汙、濫稅、巨債、威權、人治常常在一起,廉潔、良稅、小債、人權、法治永遠不分離。台灣今日雖然遠比阿根廷幸福,但是和法國第三共和滅亡前愈來愈近了。青年的薪資成長速度遠不及通貨膨脹,使青年不婚不生。要突破此困境,就是要提升青年的薪資,以及減緩通貨膨脹。要提升薪資,就應效法英王威廉三世,依法徵稅、嚴厲肅貪、嚴遵財政紀律、建立良好信用和完善金融體系,然後培養台灣的瓦特,以創新的科技創造經濟價值,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青年的未來必然亮麗。目前台灣的金融體系信用距離國際水準還差一大截,駭人聽聞的金融弊案一件又一件,卻抓不到主謀者,也沒有官員負責,這是在學法國第三共和而不是英王威廉三世。台灣也有瓦特這樣的科學家,例如生物晶片專家葉揚春和能源專家駱俊光,但是台灣的金融體系與稅務單位不是用資金培養他們,而是用假稅單坑殺他們,把天才害成奴才,這是殺雞取卵,豈不自斬稅源?

要減緩通貨膨脹,政府必須做一件事:減少債務。《公共債務法》第 12 條:「為強化債務管理,中央及直轄市應以當年度稅課收入至少百分之五至六;縣(市)及鄉(鎮、市)應以其上年度依第五條第四項所定之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至少百分之一,編列債務之還本。」許多國家會舉債來討好選民,卻無力償還,結果是後代子孫來還,這樣對青年是極不公平的。為了防止國債愈來愈多,青年可以引用《財政紀律法》第 11 條:「各級政府之重要公共工程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應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公布於相關網站。」來監督財政。

台灣青年聰敏又勤奮,只要善加栽培,給予舞台與機會,必能為國家創造豐富的經濟價值。政府該做的是,嚴厲肅貪、嚴遵財政紀律、依法徵稅、舉債及還債,如此一來就能有良好信用,以建立優質的金融體系,台灣的瓦特們就能如同蒸汽機一樣產生巨大動力帶領國家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