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別讓觀念體制的天坑,讓人民在台灣賭命

近年來天坑事件頻傳,也經常出現建案施工不慎、導致鄰近民宅傾斜的意外,許多民眾開始擔心居住安全的問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警告,全台灣半數以上人口集中在桃園以北,雙北部分地區又是土壤液化潛勢區,一旦強震爆發,後果不堪設想。10年前他在內政部任內,曾製作了一份台灣「風險地圖」,希望地方政府更改都市計畫,避開高風險潛勢區,把住在危險地區的居民慢慢遷出來,如今看來他的這份擔憂,並沒有被中央或地方政府重視,「風險地圖」也未被採納。

有些專家說,天坑和住宅毀損,多半屬於人為因素,透過工程手段,如蓋連續壁、隔開液化層,做地盤改良,或將基樁打到堅硬岩盤,就能防止強震時的災害發生機率。人們應該相信「自己沒那麼衰」? 還是「別跟老天賭命」快快搬離?

台灣各地出現危害生命安全的大小天坑,台灣體制上也出現許多天坑,不斷掏空國家人民的財產,危及人民的生存。不管是缺電、缺蛋、缺快篩….,每當市場供需失調時,就有特定人士透過政商關係,趁火打劫的賺國難財,大筆稅金流向不明,人民買到的卻是品質低劣的產品。

政府沒錢時,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收稅,用「合法」以及「不合法」的手段收稅。一旦稅務人員無法跳脫自身與稅務機關的狹隘利益,就會傷害納稅人,導致人心不安,甚至引起爭端。

和中國一樣,日本在19世紀也曾被迫與西方列強簽署日本史學家所謂的「不平等條約」,允許外國人居住在日本特定的居留地,並享有領事裁判權,不受日本法律與法院的管轄。這些條約於1894年廢除,所有主權都回歸日本。當時由於日本法律禁止外國人在日本擁有房產,所以那些外國人只能依據政府的永久租約向日本支付租金,以保留使用這些房產的權利,且不須繳納房屋稅。然而,到了20世紀,日本稅務局開始聲稱,之前居留地房產的外國永久承租人不需繳納土地稅,但應繳納房屋稅。他們無法成為房屋所有人,但已經支付了和稅金相當或是更高金額的租金,這關係成千上萬外國承租人的利益。當時許多國家威脅要報復日本,包括軍事手段,這個房屋稅顯然已經威脅到國際和平。這個稅務案件當時對當時日本的國際關係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後來,因為法國法律學者路易斯・雷諾(Louis Renault)出色的法律論理,在1905年做出了不利於日本的裁決,避免了一場可能因稅收而引發日本與英法德等國的戰爭。仲裁的結論是1894年簽署條約時,沒有人會料到,日本之後會對土地和土地上建物雙重課稅,納稅人個人不應該因為國際政治情勢變化而蒙受損失。這是雷諾經手國際仲裁的著名案件之一,由於他的出色工作,於190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不合理的稅制會引發戰爭,古今中外也有許多因為「苛稅」造成改朝換代的史實,因為徵稅是國家用公權力對個人財產的剝奪,國家如果沒有良好的救濟管道給人民申訴,一張錯誤的稅單,對個人與家庭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造成惶恐不安,與對政府的不信任。

行政院院會9月底通過財政部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俗稱囤房稅2.0,最近進入立法院的修法攻防。從過去2011年的奢侈稅、2016年的房地合一稅1.0,到2021年的房地合一稅2.0,打房都不見成效,但稅收卻大幅增加,房價卻不跌反漲,租金也因房東轉嫁,一路走揚。財政部稅收決算大增,成為打房贏家,結果「肥了政府,苦了百姓」。現在很多人不僅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

當台灣的低薪水平無法企及高房價的情況持續,人民為了生存,就會找尋更高報酬的就業環境,於是人才遠走他國。缺乏高品質人力將拖累國家的經濟發展,甚至出現長期下滑的趨勢,低薪現狀就會揮之不去。而且台灣人才危機,不只單向流出,也缺乏雙向回饋,沒有吸納國外高階人才的條件,除了台灣法規僵化之外,曾經擔任Google總經理的簡立峰就曾表示,綜所稅率不利高階白領留才,稅制落差引發人才危機。甚至還有許多高端人才,都曾遭受國家的稅務暴力,像葉揚春、簡永松、駱俊光都是曾被媒體報導的案例。

稅收是為了彌平社會貧富落差,如果政府官員只為了稅收績效,或草率回應高房價民怨,疊床架屋的改革稅制,只是不斷複製錯誤政策,根本無法關照到弱勢。結果國庫飽飽,人民窮苦,加上行政機關的財政紀律不佳,剛好助長了官員的貪腐。

台灣是一個小國,本具有最強大的優勢「機動」與「彈性」,但是台灣的官僚體制卻固守於「我們就是這樣做事」的態度,不願意改革。台灣哪一天才會有出色的政治人物,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做出決斷,移除妨礙進步的障礙,更新不再合理的法律,激發台灣人一起努力奮鬥的勇氣,不再有遠走他鄉,或留在台灣賭命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