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良心教育開創永續發展的契機

2023年8月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教育變革峰會上發布有關「教育變革」的政策,簡報中突出了教育面臨的「嚴重而深刻的相關性危機」,他強調自動化、人工智能和「零工經濟」的出現使工作模式產生迅速變化,進而對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時間」提出了重大的問題:當今的教育系統仍然植根於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側重於向學生傳授社會認為他們需要掌握的知識,而不是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不確定的未來茁壯成長。為此,古特雷斯提出「漸進的教育變革」中:確保通過教育實現平等與包容﹔重新定位教師角色,使其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引導者和促進者。然而廿一世紀資訊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翻新了全球的學習模式,每個階層都需要重新學習,「教師」早已不再是課堂裡的專有名詞,各類「教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令人眼花撩亂,而科技新品日新月異把大家的求知慾帶出了新的樣貌「活到老必須學到老」,儼然成為時代所趨。 

面臨今日少子化危機,以及身處網路普及,真假難分的虛擬世界裡,教師仍是教育變革的重要推手。眼下四處竄流的網路交友可以締結異國連理也可能是色誘詐騙、社群,可以呼朋引伴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圈也可能黑暗誘拐的詐術團體,多元媒體鋪天蓋地的成立如何分辨真假訊息?這樣的「多重宇宙」如何啟動良善的循環?當務之急是要能引導學子明辨是非、真假與對錯,讓「良心教育」向下紮根,啟發潛藏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良知心,讓人們在面對各種決擇時,發揮道德與勇氣,做出正確的判斷。

聯合國於2019年7月25日在第73屆大會期間,宣告每年的4月5日為「國際良心日」,共識出從最根本的方式「良心」,提升全球意識和行動力,將可提醒人們自我反省,以改善自己和社區,激發改變世界的關鍵轉折點,以良心促進愛與和平的文化。,教師在引導學子啟發心中的良知,將發揮關鍵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良心」之道,足矣! 什麼是良心?良心是指一個人內心深處對於善惡、正義與道德的辨別力,它有效地引導著人們的思考和行動。良心是人類心靈的內在導師,它對於個體與集體的成長和進步至關重要。

「槍口抬高一厘米」是近代經典的正向良心教育

1992年2月,柏林牆倒塌兩年後,守牆衛兵因格·亨里奇受到了審判。在柏林牆倒塌前,27歲的他射殺了一位企圖翻牆而過的20歲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幾十年間,在這堵「隔離人民的牆」下面,先後有三百位東德逃亡者被射殺。亨里奇的律師辯稱這些衛兵僅僅是為執行命令,別無選擇,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西奧多·賽德爾認為,作為警察,不執行上級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準是無罪的。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此時此刻,你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權,這是你應主動承擔的良心義務。這個世界,在法律之外還有「良知」。當法律和良知衝突之時,良知是最高的行為準則,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最終,衛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殺格夫洛伊被判處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釋。

近期鉅片《奧本海默》重現「原子彈之父」極具爭議的一生。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奧本海默扛起研發原子彈的國家級任務,要以此發明嚇阻野心國家,終止用戰爭手段入侵他國。當奧本海默帶領的團隊成功完成研發計劃,二戰也因原子彈投放在日本而劃下句點,始料未及的卻是世界各國爭相研發核武,開啟另一波的軍備競賽。奧本海默面對自己的良心,向世人發出振聾發聵的警鐘,他憂心創造出的毀滅性武器一旦使用偏差,將導致人類毀滅性的危機。中國字「武」指的是「止戈」二字,而智者有云:「智慧,是化解干戈最有利的武器。」停止戰爭的利器應是「良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國家優質文化的涵養過程。隨著科技發展,教育的媒界介呈現多元,學習也不再受限於課堂之上。然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無論執政者或庶人百姓,身教重於言教,與其口沫橫飛的滔滔不絕,口說不如身行。當我們感慨造假文化製造社會亂象,黑心商品充斥市面危害健康,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之時,何不在生活中多說良心話,做良心事,從個人做起,擴展到家庭、學校與社會,發揚善良風氣,人人親身實踐良心社會的願景,士農工啇同以良心造褔一方,讓後代子孫能接續良心文化,國家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