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德要配位平衡之道 期許以人為本創新改革

財政部於2023年7月11日公布,今年6月總稅收8,534億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上半年稅收達2兆936億元,也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近五成。但是,這些亮麗的成績與民眾對景氣感受有很大落差。隨財政部五區國稅局最新一波人事異動,新任的北區、南區及高雄國稅局長日前走馬上任,財政部長莊翠雲期許3人開展創新思維與作法,與民溝通,在稅政、稅制需要與時俱進之處,能及時反映、調整,以符合社會趨勢,並強化效率。

能登上高位者都是在稅務體系歷練多年,且「績效優良」的官員,台灣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稅制的複雜難懂,人民與投資者一不小心就踩雷,數倍的罰款讓人傾家蕩產、公司倒閉,心理的壓力更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傷害,是號稱「民主台灣」最可恥的一塊。台灣稅制的不合理,已經連續好幾年被寫上美國商會白皮書﹔稅制侵害人權,甚至冤稅案被送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高達七次。

2023年國際宗教社會學學會會議在中研院舉辦,新興宗教研究中心(CESNUR)創辦人馬西莫·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對於台灣將解釋函令當作法律來用提出質疑。他以義大利為例,如果這些通函僅是解釋法律,它們可能有效; 但如果他們制定了新法律,它們就無效了。台灣稅務人員法律觀念普遍欠缺,在稅務體系的醬缸裡養成的高級稅務人員,多是「很會課稅」者勝出,對於法律與人權的觀念淡薄,否則九千多條多如牛毛「不是法律」的解釋函令,不會用了幾十年仍然拿來坑殺人民,儘管《納保法》明訂每四年要檢討那些函令,監察院對財政部提出糾正,財稅機關仍然置若罔聞。哪個財稅高官能具體改革這個沉痾,就是人民期盼的好官。

台灣人民被稅務迫害,除了讓許多優秀的科技人才被毀,一生心血化為烏有,許多企業面對稅務機關「多少繳一點」的「脅」商繳稅,不是倒閉,就是選擇離開台灣。還有更多沒沒無聞的市井小民,因無力抵抗一連串不合理的逼稅,與形同虛設的「行政救濟」,寶貴生命因此消逝,或生存面臨威脅。

根據媒體報導,台中鄭小姐僅欠4.8萬地價稅、房屋稅,在屋內燒炭自殺,被發現時已成白骨一堆,行政執行署台中分署強制執行拍賣其房子抵稅,引起輿論撻伐。稅災戶張柯阿嬤在台北國稅局前控訴,她的女兒被一連串不合理的逼稅自殺身亡。還有,資生堂創辦人李進枝的繼子張國雄,被國家違法又不擇手段的追稅,導致妻兒死亡。中和區民安里里長廖先生也指出,有一位身障里民陳先生遭盜用身分,被當成一家公司的「人頭」負責人,最後因繳不出千萬元稅單而跳樓自殺;稅災戶江先生痛訴自己遭他人盜用身分開立公司,因此收到500萬元的烏龍稅單,打行政救濟時卻被稅捐機關警告:「稅法獨立於一般法,你官司打贏還是得繳稅單。」還有,大家記憶猶新,雞排伯被國稅局要求辦理營業登記,他驚恐又擔憂其低收入補助會被追回,而想不開自殺。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些不勝枚舉的稅災案例,是財政官員改革的首要重點。稅政、稅制要創新、要與時俱進其實不難,只要把賦稅人權擺中間,創新的思維與作法就會自然出現,讓人民可以過著沒有恐懼的生活,是一件大功與大德 。要讓台灣走向賦稅人權的嶄新階段,並不容易,因為官員有太多的包袱與積習難以丟棄,長久以來用課稅金額多寡為績效的評量,又用獎金為誘餌,造成「苛稅」侵害人權事件不斷發生。斬草要除根,違法的稅務獎勵金制度要廢除,改以輔導人民正確納稅的品質為績效, 是所有稅制創新改革走向正確方向的基礎。

古代智者指出,好官德是真國寶。學者曾指出,「極大的權力讓人暈頭轉向,極大的利益讓人喪心病狂」,官員「德要配位」是一種「平衡」,因為這樣的官員在執行政策時,會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不易被權力利益誘惑;官員若沒德沒才,又不知是非對錯,就是「竊位」,人民會遭殃受害。

歷史上有許多好官,例如:三國的倉慈、唐朝的狄仁傑、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等,為大家所熟知,他們都一心為百姓著想,儘量減少百姓的負擔,還為很多人平反冤假錯案。台灣也有好官員,例如前財政部長王建煊離職時,發現自己竟有查稅獎金千萬元,於是全部捐出;他離開公職從事公益事業後,曾表示在職時沒有廢除「查稅績效獎金」相當懊悔。

好官不與民爭訟。前年8月南寮漁港發生老婦人晨運時,遭6隻流浪狗攻擊跌倒致死。市府坦承事故發生前,至少接獲3起申請流浪犬捕捉事件,但市府沒有作為,法院判決新竹市政府需賠償家屬269萬元。對此,新竹市政府提起上訴,但新竹市長高虹安認為「政府行政要近乎人情,不能純粹依法論法,仍要考量實際的人民感受」而交辦產發處「撤回上訴」。這是一個在乎人民的好官樣。

對照近兩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官司越來越多,今年編列的訴訟費用高達1,310萬元,較5年前多出近8倍,令人咋舌。從2019年到2020年,高等行政法院多次判NCC敗訴, NCC的不公允處分,讓電視台、第4台系統台都要向法院喊冤,提出行政救濟,這是NCC自證無法擺脫政治干擾,維護新聞自由與獨立,主委陳耀祥遭人民質疑淪為政治黑手。

政府機關與民爭利、與民興訟的案例不勝枚舉,台灣不少官員習於爭功諉過,不惜踐踏人民的作為,令人厭惡。許多稅務案件爭訟長達十幾、二十幾年,就是財稅機關拿不出課稅證據造成的結果,人民為平反冤案須要耗費大量心力、財力,財稅機關卻不惜用人民的納稅錢,不斷的打壓直到人民投降,甚至有人因此而尋短。

好官不與民爭利。財政部背棄承諾,與台新金搶奪彰化銀行的經營權,以不法的手段取得彰銀股東委託書,當時的財政部長是張盛和,而強奪民產有功的凌忠嫄,沒有金融專業背景,如今坐上彰銀董事長大位。張盛和的「豐功偉業」實在太多,他曾在國會殿堂上,極力反對廢除稅務獎勵金,理由是「待遇不高,不足以養廉」,因為自己的貪念,汙辱許多廉潔的好公務員! 他還曾在公聽會承諾會撤銷違法稅單,卻事後食言,繼續欺凌人民。

「官德」影響社會風氣,與國家興衰 。已退休的前高雄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先生發現,現在一些稅務官員查無金流,「憑空想像,就開出幾千萬、幾億大額稅單的案件越來越多」,他強調,這對國家人民是非常大的傷害。回顧他32年的查審經歷「從未用過推計課稅」,他認為這是「基本的良知」。不肖稅官憑空想像就開出鉅額稅單!升官發財圖利自己,陷害人民也不必負責。現今財稅官僚風氣越來越敗壞,到底是誰造成的?

財稅機關不時發布人民惡意逃漏稅捐的新聞,營造「逃漏稅都是惡意」的假象,企圖掩蓋一些官員違法強徵稅捐的事實。國家的稅收年年超徵,根據統計在19年之間(自2001年到2020年),新增欠稅欠費待強制執行案件暴增7.5倍,暴露政府財政紀律失衡,且當中有多少為冤枉案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強力剝奪人民的財產權,不是一個民主自由人權國家該有的狀況。

古云:「身在公門好修行。」一位真正的好官,必須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為了拯救無辜,也要有膽識不惜拂逆上級長官之意。不要為了績效,為了出名,而傷害人民;也不要訂一些惡法,對於人民爭取正義所提出的控訴,就用「依法行政」來掩蓋違法。為權利奮鬥是每一個人的義務,福利將擴及大眾,包括官員自身及家人。官員應該以人為本,以德育傳後人,傳承一些好的事跡,以利千秋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