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2018年半導體材料市場台灣連莊9年第一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2日公布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報告(SEMI Materials Market Data Subscription),2018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成長10.6%,營收創519億美元新高,使2011年締造的471億美元前波高點相形失色。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2日公布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報告(SEMI Materials Market Data Subscription),2018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成長10.6%,營收創519億美元新高,使2011年締造的471億美元前波高點相形失色。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可重複使用不銹鋼啤酒桶的反補貼調查做出初裁,認定中國出口商獲得15.78%至144.3%的補貼。
商務部將指示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向從中國可重複使用不銹鋼啤酒桶的進口商加徵根據初裁補貼幅度製定的關稅。
央行表示,以最終風險淨額衡量,2018年底美國已超過中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債務國。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台灣對美國的最終風險淨額為736.7億美元,超過對中國的665.7億美元。最終風險淨額衡量一個國家在風險轉移後的綜合債務。
上市櫃公司去年全年獲利繳出2.19兆元成績,創歷史次高紀錄,有83家公司每股獲利賺逾一個股本。法人指出,美中貿易戰若持續好轉,今年獲利可望呈逐季向上表現。
根據一項最新報告資料顯示,2018年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是全球最會賺錢企業,蘋果僅排名第二。
4月1日,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並放10天連假,因此帶動日圓走貶,台灣銀行4月1日收盤日圓兌新台幣現鈔為0.2809元,近期準備去日本旅遊的台灣民眾都期望日圓重回0.27字頭。
中國3月財新製造業PMI 50.8,是去年 2月以來首度站上擴張區間,並創2018年7月以來新高紀錄,高於預期的50。
3月中國製造業呈現連續第二個月擴張,接受調查的廠商反映,產出成長主要來自新訂單回升。新訂單量連續兩個月回溫,呈現復甦跡象,雖成長力道不強。
根據《彭博社》報導指出,IHS Markit 1日公布歐元區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為47.5,創2013年4月以來新低,歐元區3月製造業PMI從2月的49.3降至47.5,已連續第8個月下跌,創近6年新低。
近日美中公布製造業數據機佳,緩解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疑慮,週一美股收高329點。
中國3月製造業轉強,4個月以來首見。美國3月製造業數據優於預期,激勵美國公債殖利率創1月以來最大漲幅。
中經院1日公布3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3月PMI上升0.5%至48.8%,已連續5個月緊縮,不過,廠商對未來6個月展望彈升52.1%,結束6個月緊縮轉呈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