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全球價值鏈成長停滯 全球收入恐下滑1.4兆美元
世界銀行8日表示,全球價值鏈 (global value chains) 為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和減貧關鍵動力,過去10年來成長呈現停滯,並且正面臨貿易衝突和新興技術的威脅,恐使全球收入下滑達1.4兆美元。
世界銀行8日表示,全球價值鏈 (global value chains) 為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和減貧關鍵動力,過去10年來成長呈現停滯,並且正面臨貿易衝突和新興技術的威脅,恐使全球收入下滑達1.4兆美元。
台灣珍珠奶茶足跡遍布全球,去年珍珠原料出口金額就高達5376萬美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簡稱外貿協會),預估今年全球商機更是上看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為協助台灣廠商進一步掌握商機,今年首次組團赴日搶商機,規劃明年將舉辦國際論壇,以及赴美加拓銷,宣示台灣「珍奶始祖」地位。
貿易戰令全球經濟頻閃紅色警報,除了美國最近接連公告的指標數據(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就業人數、零售業表現)劣於預期外,歐亞二大仰賴出口的經濟體德國及日本,也分別陷入衰退的警報。
全球經濟正面臨「陣痛期」,是否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備受關注,近日,《CNBC》整理出全球經濟面臨的5大風險,其中,亞洲部份就有2事件上榜,包括中國恐爆發債務危機與香港反送中示威活動。
中國憑借著「一帶一路」來擴張在南亞影響力;近年印度為抗衡中國,也積極推動鄰國優先政策。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5日與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簽署了7項協議,並啟動3項合作,加強兩國關係。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日表示,香港不會實施外匯管制,港幣可自由兌換,資金可自由進出,這是基本法的保障。
經濟部7日與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戴樂格等13家知名外商簽署LOI(投資意向書),未來3年內投資金額超過320億元,預期可創造逾1,345個就業機會。
美國商務部3日初步裁定,將對價值大約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67億元)的中國進口木製櫥櫃及梳妝台額外徵收關稅,原因為這些商品以低於公平價格在美國市場傾銷。據法新社報導,中國進口商將面臨28.7%到251.6%的反傾銷關稅。
據《路透》報導,Google、淡馬錫控股及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聯合公佈年度行業報告指出,隨著東南亞地區數百萬人開始上網購物及使用叫車、送餐等服務,今年東南亞地區網路經濟規模估計1000億美元,到了2025年更上看3000億美元
Ifo及DIW等五家經濟研究機構對德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從0.8%下修為0.5%,是2013年來最小增幅,對明年的預估也從1.8%降至1.1%,凸顯全球需求疲軟及貿易糾紛對製造業的衝擊。研究機構預估德國經濟可能在第3季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