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要多聽人民的聲音

文/高裕民/公教退休(高雄市)

中韓完成FTA談判之後,國內有人感受到壓力,馬總統又怪罪於在野黨卡住服貿協議,國民黨又要立法院趕在選前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復議,急事應緩辦不可急就章,容易犯錯,人民也不容許黑箱作業。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說,馬總統一向的邏輯是:「服貿協議通過,台灣才有機會加入一些區域經濟協定;加入區域經濟協定,台灣的經濟才有活路。」這個說法好比:「我們要先搭上巴士,才能去機場;去了機場,我們才能出國。」但是,先不談搭這巴士的代價,一個人如果不先知道自己出國要去哪裡,就算去了機場有什麼用?一國總統,始終指不出自己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打造不出產業升級的利基,光指望加入區域經濟協定有什麼用?

筆者認為自己無能卻責怪別人,如最近「黑心油事件」「頂新門神之說」等等,還一再幸災樂禍的說,這些事件發生的地點都在綠營的縣市,一副與他無關的樣子,置之度外,這又是動不動就怪在野黨無能力治國!

南韓早在十幾年前就規劃其國家產業發展的方向、策略與重點,各部門編制的人員比台灣多五倍,長期陪訓,不像台灣對外經貿人員臨陣換將,接班者往往費時在摸索中未深入狀況,當摸索清楚了又要調走或換單位,政府一再強調「無縫接軌」,但事實上人才的培育是短缺的!在國際競爭場合怎會贏別人呢?如果沒有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方向、策略與重點,整天喊拚經濟,有用嗎?自以為和中國大陸簽兩個協議就是萬靈丹,真是天大的笑話!

台灣經濟已經離不開大陸,因為大陸是極為重要的市場及重要的資源,既然如此,所以要結合及善用中國大陸。但,不能成為我們的唯一市場與資源,因此必須分散風險。
南韓,當然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因為同屬性的產業有70%,但不能因為南韓腳步走快了,我們就自亂分寸。何況,以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來說,根本原因是政府沒有走該走的程序。所以別動不動就怪罪在野黨阻撓!更何況反對的人遠不只在野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