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水抗旱非治本之道 應從水資源保護著手

日前北台灣斷斷續續連下了幾天的雨,只是雨大多下在市區裡,北部的幾座水庫得靠人造雨才勉強小有進帳,中南部甚至幾乎滴雨未下,第三階段限水措施還是得如期實施。

三月初,馬英九總統曾前往石門水庫視察水情,表示希望經濟部規劃各縣市首長到水源區「親自看一看」,以了解缺水嚴重性,並再次呼籲民眾節約用水。馬總統甚至「以身作則」,稍早在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工作人員幫他添茶水被他拒絕,原因是:「現在都限水了,要節省用水。」官員呼籲全民節水,共體時艱,看似合理,但若這就是政府長期抗旱政策的唯一辦法,那問題就大了!

台灣是聯合國認定的18個缺水國家之一,人均分配雨量僅全球平均值的1/5,而根本的抗旱措施要從「如何留住水」做起。眾所周知,這絕大部分得仰賴森林來留住珍貴的水資源,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我們的「國土規劃」卻與常識相違背,因為就在前年,政府透過一連串修法,開放水庫集水區開發限制。然而,台灣已無建造新水庫的可能性,除了翡翠水庫,現有水庫普遍淤積嚴重,而且幾乎無法清淤,按理應窮盡一切可能致力於森林保育,以延長水庫壽命,但政府卻不顧環團反對,執意「反向操作」,著實讓人費解!

既然「開源」不易,「節流」就更為重要了。首先要知道的是,水究竟都用到哪裡去了?按農委會公布的數字,農業用水(含灌溉、養殖、蓄牧)占了7成以上,工業用水約占1成,其餘為民生用水。

農業用水居冠,主要原因在於台灣一向以耗水量大的水稻為主要作物,60萬公頃可耕地中,稻作面積就將近40萬公頃。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指出,稻米保價收購制度造成推波助瀾的效果,農委會雖然推出「休耕地活化」,鼓勵耕種耗水較少的雜糧作物,但由於保價收購的誘因太大,導致農民仍然一窩瘋搶種水稻。此一收購制度顯然有必要檢討修正。

台灣每逢缺水,就會出現工農搶水的現象,水資源也總是優先挪給工業使用,農田被迫休耕,農民抗議頻傳。然而,農業直接關係到「糧食安全」,人類可以沒有工業,但不能沒有農業。隨著地球暖化日益嚴重,乾旱洪澇頻仍,世界幾個主要糧倉屢屢欠收,糧食無法出口,進口國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搜購糧食。因此,聯合國一再提出警告,要求各國重視糧食生產。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左右,遠遠不足以養活自己。每逢缺水就休耕,長期而言,並不是個好方法。

至於工業用水儘管目前只占了總用水量的十分之一,但用水量迅速增加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政府對於高耗能、高耗水,甚至是高污染的產業幾乎是來者不拒,也看不到政府在推動企業節能節水方面做了什麼努力。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台灣是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其實並不適合發展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

另外,自來水管漏水率偏高也是問題。有很長一段時間,台灣每年從自來水管漏掉了兩座翡翠水庫的水量。過去兩年,自來水公司加速替換管線,已將漏水率從平均25%降到18.5%,預計到了2020年可以降到15%,達到世界平均水準,但相較於日本7%的漏水率,仍然有一大段努力的空間。但別忘了,台灣名列全球18個嚴重缺水國家之一,我們其實是在跟時間競賽。

還有,台灣的水價太低,而養成大家了揮霍水資源的習慣。根據國際水協會2008年的統計,荷蘭平均每人一天用水量28公升,台灣的人均用水量是荷蘭的3倍,而荷蘭水價是台灣的8倍,德國是台灣的6倍,日本則是台灣的4倍。即使將國民所得和物價水準列入考慮,台灣的水價仍然偏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提議水價應該要有價差,這是對的,但讓人納悶的是,他在內政部長任內時為什麼不推動呢?!

政府手上有的是政策工具可用,可以透過優惠獎勵或法規限制來達到節能節水的目的,例如推動使用節水馬桶、人行道鋪設透水磚讓雨水回流地下等等,都遠比「道德勸說」、空口呼籲全民主動配合節約用水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