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賺更多 財務長林祖毅的人生投資學

退休是陷入窘境亦或是夢想開端?「規劃退休」是現代熱門話題,涵蓋理財、健康、休閒生活等。曾經擔任上市公司財務長的林祖毅,選在53歲事業正處巔峰期時退休,毅然將舞台留給別人……。林祖毅說:「我體會有捨即有得,生活可以簡單的過。重要的是人生後段,自己要如何讓它有意義。」上台、下台都是一種智慧,財務長的葫蘆裡藏著怎樣的人生投資學?

抓數字神準  龜毛撲克臉

2002年林祖毅退休,脫離猛盯數字的生活。回顧十多年全球的變化,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各行各業,掀起無薪假、遣散風;近期中國經濟趨緩戳破全球股市榮景,股價下跌超過20%的九大市場,台灣赫然在列。當初別人的惋惜都變成了讚嘆!

林祖毅露出和煦笑容,談起這兩段不同的人生。1981年他加入宏碁陣營,屬於創業班底,個性篤實、內歛及耐勞的他,獲得公司層峰欣賞,1993年被擢升轉入宏碁轉投資的揚智科技,擔任財務長,積極籌劃股票上市的準備工作。頂著政治大學企研所企家班學歷,林祖毅笑稱自己是超有原則的龜毛癖,「總認為自己懂得多,總是要指導同事與家人,如何按照我的規矩做事。在財務工作上,抓數字神準;在人際關係上,抓住別人的缺點也很蠻悍!」很難想像他曾有張威嚴的撲克臉,同事見到他連忙閃避……。

沿襲宏碁打拼精神,加上財務工作錙銖必較,一個數字都不能錯。林祖毅天天神經緊繃,陷入超時、超量的工作循環,免疫力急速降低。「一個小感冒都要個把個月才會痊癒。」經由朋友推薦他拜師進入太極門修練氣功,成了他維持二十多年的養生秘訣。

謙謙君子心變革  人人找到一片天

林祖毅細心謹慎的工作特質,讓部屬每天上班誠惶誠恐,部門隨時處於「備戰狀態」,他不覺得有何不妥,卻在一次聽到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的一番話而有所體悟。「師父談到太極八卦中的『謙卦』,是唯一讓人有生路的卦」。他開始學習「謙虛」,放下身段,以不同角度看待同事。「一位稱職的主管,不是自己很能幹,把所有事都攬到身上來;而要懂得如何運用部屬的長處,才能發揮相乘的綜效。」

「我發現每人天上各有一片天。」林祖毅從心態開始改變,拋開主管威嚴,主動鼓勵、協助同事,部門氣氛變得積極有朝氣,工作效率隨之提升。彷彿默默進行一場變革,從自己,也從同事身上得到印證。林祖毅指出,「心改變了,讓我照見不同的人生風光,更懂得適才適用,也幫同事尋找到一片天。」

林祖毅開始認真思考提早退休的事。「心的改變,讓我感受到師父的引領非常受用。」尤其看到師父風塵僕僕,帶著太極門師兄姊自付費用、請假到五大洲推動愛與和平理念。「人生7、80年,前段為工作家庭而努力,後段總要為自己及生命留下光輝吧!」

人生最珍貴投資  善的蝴蝶效應

其實林祖毅退休的前一年,台灣曾舉辦一場盛大的國際活動,他也參與其中,為來賓介紹中華優質傳統文化。2001年3月在台北召開世界公民大會,共有600多位全球5大洲67國共襄盛舉、57位元首及各國駐聯合國大使來函、祝賀及參與。大會研討消弭戰爭、聯合國與公民社會、全球化及運用心靈與科技創造和平心世紀等議題,太極門是承辦單位之一,以精彩的文化饗宴展現主辦國的文化內涵,讓各國人士深入認識台灣。

大會將決議做成「和平宣言」於全球進行連署,並將當年度32萬人的連署成果交到聯合國。談起那段往事讓林祖毅感到驕傲,看到一大群太極門師兄姊紛紛請假或犧牲假期來擔任義工。「雖然財富人人追求,但生命才是無價。跟著師父練功多年,學習到修道之人的生命宏觀態度,施比受更有意義,人生短暫歲月裡可以為自己留下永恆的是什麼?」

目前林祖毅也擔任世界之愛和平總會義工、聯合國/NGO台灣區世界公民義工。十多年來,他參與推廣數百場的人權連署及公益推廣活動,獲得熱情迴響。林祖毅說:「不要小看自己,每一個意念都對地球及世人都有影響,一個善念即可改變世界,每個人都能發揮『蝴蝶效應』。」

職場現形零互動  名利看淡隨心所欲

林祖毅談到退休後的一些小插曲,他偶爾參加公司的法人說明會。碰到以往一些法人分析專員,碰面卻裝作不相識,對照當初追著他請教公司訊息的熱絡,真是天壤之別。同事看了打抱不平,林祖毅卻說,「如今我卸下職務,他們有各自的工作壓力,不打招呼可以節省時間…...。」對於職場如此現實,同事仍感到不可思議。林祖毅說,「打不打招呼?順其自然就好!想通了,心寬對人,自己不就寬心了嗎!」豁達態度讓同事追著問,「是不是從太極門學來的功夫?」

林祖毅談到,「師父教導我的還不只這些!心寬待人是基本,心量的培養是練氣的基礎。」現代人汲汲追求成功,經常以物質、頭銜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林祖毅打破許多人生的框框,拓展更遼闊的視野,在全球掀起一股「良心時代運動」,他與妻子也加入推動行列。「身為一個退休人,看到社會大眾對價值追求的偏差,心裡很痛心。如果大家願意從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四大面向真心相待,從自己做起,由心的把別人當作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擺脫被數字左右的績效指標,林祖毅展開「內外兼修」的人生投資學,享受練氣修心的健康歡喜,也熱心推動公益,期望讓下一代更加安全、幸福。【記者 吳文吉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