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根據衛報報導,英國科學家分析極地、高山和冰川的衛星資料發現,自1994年以來,地球表面總共失去28兆噸的冰,而且冰川和冰蓋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在本世紀末可能達到1公尺高。

此份研究是學界首次整合地球表面上所有的融冰

...

位於邁阿密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U.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簡稱NHC)表示,颶風「勞拉」(Hurricane Laura)在墨西哥灣上空變得越來越強,目前已增強為4級颶風,是今年以來襲擊美國的最強風暴,預計今晚或明天凌晨會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登陸。

...

日本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在適當的保護下,某些細菌可以長期在外太空存活,前提是要以形成一團凝結物的狀態存在。

據日媒報導指出,可抗輻射的奇異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一種嗜極微生物,可存活於低溫、電離輻射、紫外線和脫水的環境中。...

美國知名軍事網《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最新公布「2020年全球軍事實力排行」,在138個國家評比中,台灣拿下第26名,而越南排名第22、泰國第23。許多網友紛紛討論台灣軍力為何會居於越國、泰國之後,並在社群引發激烈討論,有網友指出,關鍵在於「泰國有航空母艦」。...

台灣5種原生紫斑蝶中,以大紫斑蝶(Euploea phaenareta juvia)體型最大,展翅可達11公分,1960年代就不見蹤影,一般認為已於台灣滅絕;有「帝王蝶」之稱的大樺斑蝶(Danaus plexippus)曾分布於台灣,同樣也於1960年代後在台灣銷聲匿跡。在這之前,...

台大醫院環境與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柏菁等人組成研究團隊,分析追蹤738位平均21歲成年人體內鉛濃度與血管疾病的關聯性,發現尿中鉛濃度愈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愈厚,增加約14%。調查發現,國人鉛暴露是美國2到2.5倍。...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最新觀測顯示,有一顆約2公尺的小行星正朝著地球飛來,預計於11月2日最接近地球,而隔天(3日)便是緊張刺激的美國大選。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表示,...

你知道泡鹽水也能保護脆弱的量子點材料嗎?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陳學仕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創全球之先,用鹽水為量子點材料「包膜」,不僅能抵抗水、氧侵蝕,還能均勻地用噴墨列印出比砂粒還小的微米級LED(Micro LED),印在塑膠膜上,就可造出各式可彎折的高解析手機、眼鏡等螢幕。該研發成果,近日登上...

週五(8月21日)野火肆虐加州北部,延燒面積已達14 萬 1700 多公頃的土地,超過一個羅德島州(Rhode Island)的大小。截至今天火災已經造成5人喪生、數百棟建築物被燒毀、超過6萬人被強制疏散。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BBC),加州數百場野火中,...

「蚊子」,一直被視為地球最危險的生物之一,主要是因為牠會攜帶病原體、感染給人類。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當局均同意於2021年及2022年在礁島群釋放7.5億隻「基改蚊」,以消滅登革熱病媒蚊—埃及斑蚊。

此政策卻遭到環保團體及當地居民的嚴重反對,擔心若此項實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