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納稅 政府要把錢花在刀口上

文/陳默言/自由業(台北市)

「名模抗稅案進入審理階段,全台540萬戶受惠」五月報稅季來臨時,分外吸睛!將來受薪族,或可比照律師、醫師這些自力營生者,將工作成本實報實銷,包括因工作需要之進修、治裝、通訊、交通等支出,都有望抵扣所得稅。目前「名模抗稅案」已進入審理階段,林若亞委任律師日恒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謝進益、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謝友仁表示,「相信法院能依釋憲意旨作出判決。」筆者期盼政府能據此,建構一個更友善的賦稅環境!

財政部公布最新國債資訊,累計至今年四月底,中央政府累計長短期未償餘額已達5兆6587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國債24萬元。而政府所規劃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所需經費約為8800億元。若此項金額全以舉債支出,中央政府累計未償餘額會大增至6兆5387億元,亦即每人國債負擔將增加為27.83萬元!政府希望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基礎建設、帶動經濟成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平衡南北區域發展,用心值得嘉許,但政策目標是否具備前瞻性,否則不但無法發揮成效,更徒增年輕世代的負擔。

經濟學家馬凱曾以「納稅人血汗餵吸血鬼天理何在?」發表評論,抨擊前瞻建設的天文數字背後,「是龐大的炒地皮利益,幾乎每一項道路建設,不問鐵公路還是捷運,都是炒地皮建設!」「這個不能說的秘密,不知養肥了多少地方政客、造就多少台灣首富、吸取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同時也徹底汙染政治風氣,嚴重敗壞官箴。」;七成以上的國庫稅收都來自受薪階級,當政者更應錙銖必較,錢要花在刀口上,畢竟受薪者收入得之不易,豈能用以填補政治錢坑?

五月報稅季來臨,「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廣大納稅人除依法納稅外,更冀望政府建構友善賦稅環境的同時,更審慎規劃具有真正前瞻性的建設,這才是對全民負責的大有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