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聯大呼籲國際社會全力支持

繼南非、蒲隆地、甘比亞等非洲國家近期紛紛宣佈退出國際刑事法院,16日,俄羅斯也宣布推出,《羅馬規約》締約國第15次會議(Assembly of States Parties to 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11月16日在荷蘭海牙總部開幕,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紮伊德(Zeid Ra'ad Al Hussein)表示,對此深表遺憾,稱這是對最惡劣罪行的受害者以及國際司法公正的“背棄”,並就此敦促國際社會全力支持“不可替代”的國際刑事法院的工作。

南非、蒲隆地、甘比亞三個非洲國家在上月底相繼宣佈退出國際刑事法院,剛果共和國以及納米比亞隨後跟進,均指責該機構已“淪為西方大國不公正對待非洲的工具”。星期三,於2000年簽署但至今尚未批准《羅馬規約》的俄羅斯也宣佈退出。人權高專紮伊德16日在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大會上就此指出,相關立場並不令人信服,其目的似乎在保護國家領導人免受起訴,由此顯示出當權者對國際刑事法院的畏懼。

紮伊德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批准《羅馬規約》,國際刑事法院的普遍加入勢在必行,因為當今世界沒有任何其他機構能夠取而代之。《羅馬規約》第27條明確規定了“官方身份的無關性”,強調規約對任何人一律平等適用,特別是作為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政府成員或議會議員、選任代表或政府官員的官方身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免除個人根據本規約所負的刑事責任,其本身也不得構成減輕刑罰的理由。紮伊德說,退出“羅馬規約”讓那些可能實施罪行的領導人得到豁免庇護,但這將以犧牲其國民、尤其是嚴重罪行的受害者獲得國際刑事法院的保護為代價。

紮伊德在致辭中指出,國際刑事法院、與任何其他機構一樣在設計或運作上可能並不完美,但卻毫無疑問是最權威的國際司法機關。他高興許多非洲國家,包括波札那、象牙海岸、奈及利亞、馬拉威、塞內加爾、坦尚尼亞、尚比亞和獅子山都明確表示不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他就此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為法院提供全力支持,共同維護全球各地罪行受害者的權益,幫助伸張正義、打擊有罪不罰現象。

國際刑事法院根據聯合國於1998年通過的《羅馬規約》在2002年7月正式成立。該機構負責審理國家、檢舉人和聯合國安理會委託其審理的案件,有權對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侵略罪進行審判,追究相關個人的刑事責任。【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