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治動機犯罪案件創新高

德國聯邦內政部及聯邦刑事局在柏林一起宣布2023年政治動機的犯罪數據,已攀升創下新高點。令人注目的是,以哈戰爭下的中東局勢正牽動著德國社會安全的變化。

聯邦刑事局局長明希(Holger Münch)指出,中東局勢直接反應在德國社會的各個層面的部分極端主義化活動,如街頭抗爭、反猶立場的上升,及政治動機犯罪的激增,其潛在被激化的可能性非常大。

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指出,社會上傳播憤怒及仇恨的人聲勢更大了,進而網絡仇視持續激增,總案件量創新高破6萬件,高出前年2022年約1100件,再與十年前相比更是增長一倍。

至於暴力事件來到3561件,明顯降低近12%。明希分析指出,由於2022年許多暴力事件是因抗議新冠疫情政策而起,隨著取消相關的疫情措施,而這些暴力案件量也跟著遽降。

費澤爾進一步表示,由於極右翼掀起仇視政界人士,產生暴力仇恨的氛圍,各政黨皆曾是暴力攻擊對象,就連憲法保護局觀察下疑似極右翼的選項黨也難逃,因此攻擊官員和議員的事件比例最高,近半數案件都源自極右翼的煽動,趨勢動盪不安他們責無旁貸。

這個月3日歐洲議會選舉候選人社民黨的埃克(Matthias Ecke)於德累斯頓遭遇襲擊而受重傷。費澤爾允諾將盡全力保護遭受極端伊斯蘭暴力、仇猶、種族主義、極右翼、極左翼威嚇之人。

面對極端伊斯蘭威脅事件,費澤爾指出,將動用情報部門進行監控,並使用各種手段深入調查,因此過去這幾個月,已多次成功阻止襲擊事件的發生。然而他又指出,極左翼份子每4人就有1人具暴力傾向,他們不計代價的襲擊政治對手及警察,手段極其殘忍暴力,導致安全部門不得不關注他們的動向。

聯邦刑事局局長明希表明指稱,德國的街頭充斥著情緒、仇恨和煽動性的語言,眼前局勢正急速轉化成真實的暴力事件,真令人憂心。【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