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6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自24日起排放核廢水入海,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在廢水排放入海後採樣,以確認海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質氚濃度(tritium concentration);25日下午東電公佈檢驗結果,確認海水中的氚濃度低於標準值。
東電2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24日核廢水排入大海後經過2至3小時開始採集海水樣品檢測,以距離核電廠3公里範圍內隨機採集10個地點,經檢測後,所有樣品的氚濃度每公升均小於10貝克(Becquerel, Bq),低於國際標準的每公升1,500貝克容許限值。
當地媒體報導指出,東電含氚的核廢水在排放入海前,先以海水稀釋為每公升未達1500貝克的濃度後再排入大海,排放期間若檢測海水中氚濃度大於7百貝克時,將立即停止排放核廢水。
未來東電將每天採集海水樣本,並在東電官方網站上公佈檢驗結果。另外日本環境省及日本水產廳將分別調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及福島核電廠海域魚體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濃度。
東電預估第一波核廢水將以每日460公噸的速度排放,將耗時17天排放約7800公噸的核廢水,並計劃在2050年之前,將福島核電廠內約134萬噸核廢水完全排入大海中。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