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y Marco Respinti
- 作者:馬可·萊斯賓蒂
- 作者介紹:
馬可·萊斯賓蒂(Marco Respinti)是《國際家庭新聞》(International Family News)的總編輯,也是意大利一名專業記者、散文家、翻譯和講師,以及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IFJ)成員。一直以來,他都在向意大利國內外多家印刷類或在線期刊雜誌投稿。他翻譯、編輯過很多著作,其中包括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S. Eliot)、羅素·柯克(Russell Kirk)、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J.R.R. Tolkien)、雷吉娜·佩爾努(Régine Pernoud)及古斯塔夫·蒂本(Gustave Thibon)的作品。此外,萊斯賓蒂是羅素·柯克文化復興中心(Russell Kirk Center for Cultural Renewal)的一位資深成員,該中心是美國一家無黨派、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總部設於密歇根州米科斯塔。他還是歐洲復興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Renewal)的創始人兼委員會委員,該組織是一所無黨派、非營利性的泛歐教育機構,總部在荷蘭海牙。他同時也是歐洲信仰自由聯盟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for Freedom of Belief)的委員。萊斯賓蒂現同時擔任學術出版物《新興宗教研究中心期刊》(The Journal of CESNUR)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與人權狀況的《寒冬》雜誌主任。
人類生而自由,為自由而生。 當失去自由時,就需要一條恢復的道路 - 在台灣也是一樣的。
「通往自由之路」這一句話,很容易被誤解。如果定義不當,可能會讓人認為,為了獲得自由,人類必須將自己從所謂的內在奴役條件中解放出來,非出自本性,以激烈手段進行革命。(但)這情況不常發生。
「通往自由之路」這一詞真正的含義,實際上,應該被完全重新定義。「通往自由之路」這句話最單純的意義是,人們需要重新征服他們已經失去的原始狀態,找回和重新擁有他們失落的原始本性,而不是否認它。
所有的宗教和精神傳統,甚至現代世俗哲學,如瑞士思想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都堅持這觀點。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是人類的本性:人在本質上和定義上都是自由的人。這與人類靈魂的無限次元以及靈魂對「無限」的呼喚有很大的關係 。
人類在本質上和定義上都是自由的,那些失去了原有的本質的人,雖然他們的靈魂始終保持著自由的光輝,卻陷入了囚禁的狀態。 宗教和精神傳統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與關注這一點,它們都強調了一個共同的關鍵要素。某種災難性的墮落,將人類帶往一個與人類原本的自由相背而馳的境地,使他們成為罪惡、激情、慾望、誘惑、野心、自私和物質主義的奴隸。
雖然宗教和精神傳統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它,但都同意人類遭受嚴重,甚是致命性的傷害。一些宗教傳統甚至把論點推論到嚴重懷疑人類是否能夠恢復其原始狀態。儘管如此,所有宗教和精神傳統都同意,要擺脫這種墮落狀態的唯一方法,須透過神之干預。當然,這種神之干預的性質和特徵與宗教和精神傳統不同。但這是它們共通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甚至世俗哲學也基本同意這種觀點,並提供了自己的差異觀點。盧梭在 1762 年出版的《社會契約論或政治權利原理》(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的序言中寫下了著名的,「人生而自由,但卻處處受制於枷鎖之中」(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盧梭將人類的墮落歸咎於社會,認為社會是腐敗和邪惡的,呼籲進行社會革命,但就人類從最初的自由狀態中到墮落的觀點而言,他的理論與宗教及精神傳統所闡述的理論相似。事實上,盧梭只是它們的世俗化版本。
因此,「通往自由之路」與其說是一場革命,不如說是一場復興。這並不是要將人類從所謂的邪惡本性和原始狀態中解放出來,而是要恢復其神性和理想狀態,克服讓人類背離的邪惡。
諾貝爾獎學者,奧地利-英國經濟學家暨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899-1992) 在其 1944 年發表的巨作《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中提醒我們,社會是多麼容易陷入暴政,包括因超徵稅金而產生的暴政。
哈耶克說,他的書名受到托克維爾伯爵(comte de Tocqueville, 1805-1859 年)著名的《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一書中(1835-1840 年)提到的亞歷克西斯·查爾斯·亨利·克萊爾(Alexis Charles Henri Clérel)的「奴役之路」概念所啟發。托克維爾和哈耶克都在談到我在此建議的同一觀點:人類失去了他們應有的與生俱來的自由,「通往自由之路」應該讓他們回歸,而非前進。換句話說,真正的人類進步是在於保持而非顛覆。
現在,人們實質的進步有其障礙。多位討論太極門案的與談人,完美陳訴了通往自由之路:要實現目標,需要通過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 - 如同19世紀愛爾蘭詩人 D.K. Gavan 的民謠,通往都柏林的道路,一路崎嶇。
在我們的網路研討會上,太極門弟子Ida Hsu,為我們帶來了重要的見證。 我想直接引用它。「我快樂且富有創造力,/我想知道是否存在其他世界,/我明白生活是不公平的,/但我說一切皆有可能,/我想要幸福的生活,/我希望世界是平靜的」。你聽,這是她女兒10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對自由與純真的人類,原始狀態的最好描述。
為了太極門與所有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我們將繼續朝通往自由之路邁進,一直到所有人都恢復到自由的狀態。這場挑戰將從台灣開始,在我們的社會中,以追求正義的形式去進行。太極門案完美地闡述了這一點:自由是人類的本源。意識形態與腐敗試圖偷走它。我們需要恢復這種原始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