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地位不可或缺

根據日經亞洲和英國金融時報共同報導指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地位不可或缺,雖然各西方國家公司因台海爆發戰事可能性,正研擬是否該分散生產基地,但比起和中國脫鉤,與台灣斷絕關係將會讓製造商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尤其是半導體與其他科技電子業供應鏈更是不太可能要「去台化」。

佔比全世界手機市場第一的iPhone手機其每支約由1500個零件組成,將近70%的蘋果頂級供應商(生產從處理器到外殼的所有產品)總部位於中國(26%)、台灣(23%)、美國(18%);其中最有價值的零組件,包括核心處理器、5G數據機、Wi-Fi晶片和高階相機鏡頭則均由台灣公司在台灣製造;而台灣的供應商占每部iPhone材料總費用的近200美元,也就是36%。

報導同時指出,即便沒有戰爭爆發,如果中國對台灣封鎖造成的供應中斷,也可能造成全球經濟嚴重動盪。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也估計,一場台海衝突將導致超過2兆美元(約台幣62兆元)經濟活動面臨風險。此外,美國半導體協會(SIA)也預估,台灣各種晶片代工業者的生產鏈若中斷,可能造成上下游相關供應的電子設備製造商,營收停擺損失至少5000億美元(約台幣15.5兆元)。台積電及其他台灣同行控制全球三分之二的代工晶片製造市場,將蘋果、谷歌和其他公司的半導體設計轉化為實體晶片,且作為尖端晶片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台灣晶片對於從中國智慧手機到各國電動車與美國噴射戰鬥機等一切產品的生產都不可或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數十年來世界各國因應全球化而建立起來的國際供應鏈在疫情時暴露了各個環節上的薄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更具體說來就是台灣爆發戰爭的威脅,更給科技公司帶來更多壓力,讓它們想方設法改變運營方式,只是與中國脫鉤並不便宜,但與台灣斷絕關係的代價更高;外謀,不知是否有人準備好為此付出代價!

自2022年年中後英特爾、超微、輝達、Meta、谷歌和亞馬遜都逐步要求在中國和台灣以外地區增加產能,全球第2和第3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商惠普和戴爾具體要求供應商開始在東南亞建設產能,戴爾甚至定下目標於2024年前逐步淘汰中國製造的晶片。【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