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故宮3月11日至7月16日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首度同時展陳東西方「宮廷」及「教廷」之珍稀藏書,除一覽人類知識文明的智慧結晶,亦可見如藝術品般抄寫裝幀的古書之美。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與明、清兩代宮廷藏書之發展時期相當,兩者論質論量均相當可觀。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成立於15世紀中葉,為教皇藏書所在,館藏浩博,素負「人類記憶」、「文明寶庫」之盛譽;明清兩代宮廷藏書可謂為中國宮廷藏書史的鼎盛時期。此次特展讓東西珍藏互映,期使觀眾對於羅馬教廷與中國皇家藏書文化之異同獲致進一步瞭解。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包含文學、史學、藝術、科學等學科的普世圖書館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宗旨為建立一所合乎人文主義文化標準,涵蓋所有學科的普世圖書館,包含數量龐大的珍罕舊抄本、古今印本、16及17世紀古籍、歷史照片,以及錢幣與紀念章等,收藏的時間跨度超過2,500年。惟按圖書館的<文物借出規定>,通常僅允許3至5件藏品外借展出,此次借展故宮42件原件,以及31件影像輸出,實屬難能可貴。

此次來台珍貴原件包含古羅馬歷史學家蒂托·李維(Titus Livius)巨著《羅馬史》的15世紀抄本,華麗的書冊搭配細膩圖繪,周邊框內可見寓意性人物與信、望、愛三超德的擬人表現,並飾以花綵、植物百卉等元素;另外還有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所著《地理學指南》之15世紀拉丁文譯本,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對托勒密作品的重新發現,對於已知世界用數學方法進行新的描繪;而荷馬史詩《伊里亞德》的15世紀雙語抄本,由希臘原文與拉丁文相互對照,飾以細密圖繪,文學愛好者不容錯過。

「明清宮廷藏書」:建構中國古代知識體系的文化大業

探究學術資源,推動文教建設,是古代盛世帝王的治國重點與政績標誌。故宮此次展出院藏明清宮廷藏書中最富代表性珍品,展覽包含四個單元:「稽古右文」先從官方對於主流學術的建構,帶出明、清兩代最重要的文化大業;「嫏嬛芸香」聚焦清帝對於古籍維護與收藏的態度及貢獻;「冊府千華」遍觀明、清皇家作為「國家出版中心」修撰製作各類圖書的豐碩成果;「清淨修持」則為故宮極富特色的宗教圖書珍藏。【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