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守護全球30%海洋保護生物

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同意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區,保護海洋生態的多樣性喪失。綠色和平指出,此舉堪稱全球海洋保育的里程碑,世界各國也應積極採取海洋保育行動。

海洋除各國專屬經濟海域之外,「公海」覆蓋近半個地球,它是許多海洋生物鯨豚、海龜和魚類等等,長途遷徙的必經之地,也是各國經濟漁業、船運交通和從事研究的重要海域,但是,目前卻僅僅1.2%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因此這份協議被專家形容「意義重大」!

近年來,氣候暖化及環境污染等變遷加劇,生活在這些保護區之外的海洋生物,不斷面臨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和船隻航行的威脅。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對全球海洋物種的評估,現今有將近10%的海洋生物物種面臨滅絕危機。

1982年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這份協議設立了所謂「公海」,亦即國際水域,世界各國都有權利在這裡捕魚、船運和做探勘研究。

海洋生物學家/科學記者 賀福南(Olive Heffernan)表示,公海通常指的是國家專屬的經濟海域邊界,它覆蓋了我們地球表面的一半,但是,從海洋生物的角度來看的話,公海佔地球可用生存空間的95%,是一個巨大的區域。

各國終於放下分岐,為守護世界共同的海洋資源盡一份心力。此後,在《公海條約》建立的新保護區內,更將擴大對海洋生態的保護,新保護區內將限制魚獲量、船運航線,以及深海採礦等探勘活動,避免擾亂海洋生物的活動與繁殖。【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