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紀念日民團舉辦論壇 以太極門案件檢視台灣轉型正義

蔡英文總統於「2022年世界人權日典禮」時表示,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正是因為我們相信,記得歷史、反省過去能夠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也更能夠進一步團結社會、鞏固民主,讓台灣不斷進步。然台灣因威權體制所造成的人權侵害,真的都獲得平反了嗎?2月28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當天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中心等20個民團於臺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壇,以「法稅228」太極門案件檢視台灣轉型正義,邀請近30位各界專家學者與談,太極門遭受長達27年的人權迫害,國家仍未給予真正平反,已引起國際人士高度關注並行動聲援,期政府認錯與改進,促進及保障人權,確保社會公平正義之實現,幫助台灣真正步上國際民主人權正軌。

聯合國正義、平等與和平委員會國際關係特使Hugues Sanon,是聯合國認可的永續發展組織副主席,也是無毒世界基金會的全球大使,在全世界126個國家都有組織,超過25年來到許多國家旅行,提倡和平、人權與宗教自由。他表示,世界上超過185個國家的政府和個人,存在對宗教團體的歧視、騷擾和嘲諷性辱罵等情況。他對太極門在長達二十幾年人權和宗教自由所受到的侵犯,表達譴責,並指出,這是對人權的侵犯,必須停止。他將跟太極門站在一起,進行這場戰鬥,讓太極門再次強大。他也呼籲所有世界領導人、所有國家、所有具信仰的領導人以及社會各階層、所有具有影響力的角色,都必須勇敢地面對仇恨的所有挑釁,並對抗那些對宗教的歧視、敵意、憤世嫉俗的虐待與暴力。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陳清秀強調,歷史上有做錯、顯然不公不義的,現在證據明確就應該洗清他們的冤屈。轉型正義必須還原歷史真相,有利不利都要還原,不能夠選擇性還原。他發現,現在有關部門在談轉型正義時,是選擇性的理解歷史事實,不全然是公平合理。他也提到,德國的行政法通說判例,人民對政府有公法上請求權,縱然時效消滅,它不是絕對消滅,政府有責任履行公法上債務,不能時間經過就不算,明明人民是冤枉的,要讓老百姓去承擔,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德國的立法精神是縱然法院判決,但是明顯事後證明錯誤,就應該還給當事人公道。像太極門對整個人類社會是有貢獻的,應該給予高度肯定。過去政府因為所謂的宗教掃黑,把白的當成黑的來掃,就是矯枉過正了。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黃俊杰指出,太極門案件國家對於應該要拋棄執行,卻沒有拋棄執行的過程,應該要有一個反思。司法的實務見解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憲法有誤解,導致救濟途徑非常坎坷。特別是在今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駁回太極門執行逾期訴訟,但駁回判決中有幾個問題,第一,稅捐執行,要不要有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適用?要不要有憲法保護納稅者權利的適用?黃俊杰認為這個非常重要,整個判決幾乎沒有談到納稅者權利保護法。107年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已經指明太極門案在95年的稅務判決因為是在刑事確定判決之前,有些事實並沒有調查清楚,所以不能夠作為拘束其他年度的見解。且95年的判決是否有行政訴訟法第216條的既判力,這也已經被後面的判決幾近推翻。他認為基於以上的過程,司法實務沒有取決於憲法或者納保法的精神,實際上相當值得爭議。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暨法律學院院長吳志光表示,從太極門案件啟發很多行政法學上的問題,比較特別的是囑託執行,例如:原來執行機關A說不動產在B所轄地,A就囑託B執行,當事人如果提起救濟,對象上究竟是針對A原來的執行機關,還是受囑託的B機關?在太極門案,行政法院判決是認為應該向B受囑託機關。然而吳志光認為,B只是代理A,是「權限代理」,並無所謂「權限移轉」,按訴願法第7條規定受委託機關所做的行政處分視為原委託機關之處分,即為自明之理,但判決中行政法院說理並不清楚且自己打臉,令人遺憾。

吳志光也表示,在太極門案有相當多法規解釋上令人遺憾之處。為什麼稅務機關還在糾結某一特定年分要課稅,其他年度則不用?回到基本法理,一種公平正義的精神就是禁反言原則。同樣是稅捐機關,對於同一事件性質本質相同,當事人只是不同年分,卻因此產生了不同法律定性,拖這麼多年的案子,實在令人只能徒呼負負。 

淡江大學外交系教授張家麟提到,他很擔心的是台灣的政治家沒有宗教道德,國家對宗教團體的各種稅捐都是給予免稅,其中束脩禮是長達2,500年的優良宗教民俗傳統。過去政府皆順應潮流而免徵所得稅,為何現在獨獨對太極門弟子的「敬師禮」,一定要課稅?太極門案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平反,他認為在政治上、在宗教歷史上是種恥辱。他希望蔡總統講的共同面對過去的歷史,不是只有面對過去228的歷史,在轉型正義的過程要控制特權,台灣現在有種種的特權,而這些特權都被誰所控制?大家內心都有一把尺。他呼籲轉型正義不要越轉越不正義,讓太極門案早日得到平反,讓全台灣過去的歷史受到傷害的祖先可以得到平反。 

經緯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靜強調,今天政府在做的轉型正義,非但沒有把過去的不正義轉型為正義,有時甚至轉型成不正義,假借轉型之名行不正義之實。太極門案有達到轉型正義了嗎?真的沒有。雖然檢察官的起訴獲得平反,可是稅的不正義,始終到現在還維持著。正義就跟良心、公平一樣,就是人心自有一把尺,那個尺就是良心、就是正義。用這個尺度來看政府的轉型正義,他認為60分都達不到。張靜認為,司法體系包括行政執行,多少還有司法權的運作,後來才有行政執行署、行政執行法,幾乎所有的行政執行法都跟當年的民事執行法類似,而且還更公權力化,更官權化。從太極門事件,就可以知道行政執行署做的是不正義的事。要從根本的法治解決的話,回到一般法院可能是更好的一條路。 

誠銓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祖祥指出,如果公權力沒有適當的監督,這個權力就會擴張往踐踏人民權利的方向走。回顧太極門法稅228事件,若沒有得到平反,就代表許多違法濫權的過程沒有得到糾正,也代表著這些事情將來會發生在每一個公民身上。這不是個案,它將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不會停止。陳祖祥表示,雖然我們不是太極門弟子,但都要出來聲援太極門,因為這是做人的良知。如果我們不出來聲援,以後發生在我們身上時,誰會來幫我們說話?所以公權力的監督機制如果有漏洞,人民唯一能做的,包括稅務救濟上能做雖然有限,但是絕對不能放棄,不能讓這樣的惡習傳下去。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仲裁人陳逸南呼籲,太極門案如果要正本清源,一定要公開1996年12月19日檢察官侯寬仁的動作背後是誰?陳逸南提到他從2001年關注太極門案到現在,發覺這案子背後一定有隻黑手。1996年6月廖正豪從調查局長調升為法務部部長,後來找國稅局王榮周來當調查局長,太極門案等於發生在廖正豪是部長又兼調查局局長,後來王榮周當財政部次長時說,太極門案是由刑案來的,刑案解決了,稅案就當然解決,可是這個承諾一直沒有實現。陳逸南呼籲人民做主人,不要做奴隸,2024總統選舉大家要團結,眼睛一定要亮一點。他也再次強調政府要本於良心,解決太極門案,否則這個案子鬧到國外去,對台灣是不好的。

【記者蔣台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