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歷史弄明瞭 蔡英文總統出席史明文物館開幕

9月20日新北市新莊「史明文物館」開幕,蔡英文總統在文化部長李永得、桃園市長鄭文燦陪同下,特別出席開幕式,蔡英文總統在致詞時回憶與史明的緣分,提到每次與史明對話總是感受到歐吉桑的熱情和樂觀,即便史明已經100歲,熱情都沒有減少過。蔡英文表示,今天這個充滿意義的文物館終於開幕,這是一個能讓更多台灣人認識史明的空間,也能透過歐吉桑的史觀來思考台灣,凝聚台灣人的主體意識。

蔡總統談到,昨天中國無預警片面暫停台灣釋迦和蓮霧輸入,政府已經提出抗議,中國不遵守國際貿易規範,片面破壞雙方貿易秩序。蔡總統強調,這一兩年國際局勢變化非常大,這是台灣的機會,是考驗執政團隊的時刻,也是考驗台灣人團結意識及韌性的時刻,在這個大時代,台灣面臨各種變化及挑戰,都要勇敢奮鬥走到底。

史明(1918/11/9-2019/9/20),本名施朝暉,常被人稱作「歐吉桑」(おじさん)。被視為左派臺灣獨立運動的領導人,是臺灣獨立運動的主要先驅者。由於對二二八事件的不滿,史明等人計畫暗殺蔣中正。1951年底刺殺行動失敗,史明偷渡到日本,獲得政治庇護,展開41年流亡生活。1962年史明完成《臺灣人四百年史》宣揚臺灣主體意識,是第一部以臺灣人立場撰寫、且橫跨年代最久遠的臺灣通史。他將筆名取做「史明」,寓意「把歷史弄明暸」,希望能夠讓臺灣歷史更加明瞭、且更廣為人們知悉。戒嚴時期,《臺灣人四百年史》率先剖析二二八事件,被列為禁書長達30年。解嚴後,臺灣歷史學家才開始參與二二八事件的調查,逐漸釐清事件的經過。2016年總統蔡英文聘任史明為總統府資政。2017年11月5日,臺灣本土派團體在凱達格蘭大道為史明提前慶祝百歲生日,蔡英文亦前往現場慶生。而在慶生致詞中,史明希望蔡英文提出符合國際潮流、並滿足臺灣人民需求的政策。

總統蔡英文倡導「轉型正義」獲得廣大民意支持,今年3月明白指出轉型正義接續三大任務,包括加速政治檔案清查,還原威權政府對人民壓迫和監控真相;努力調查歷史真相,終結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的困境;以及各機關都要落實,有責任共同參與包括處置威權象徵等工作。

長期以來,國內法學教授、律師、法官、宗教代表等研究轉型正義,以「法稅228」稱呼太極門假案為例深入探討,專家們表達轉型正義就是要糾正、究責,民主法治國家的轉型正義不能將錯就錯,要讓太極門案得到修正與平反。東吳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葛克昌表示,各國公務員以稅務造成濫權的情形最多,因為自認為是為了國家稅收執行公務,所以最容易侵害人權。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暨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吳景欽指出,轉型正義就是要糾正、究責,太極門81年度綜所稅案很明顯錯判。目前冤錯假案要糾正非常困難,機率幾乎為零。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邱榮舉談到,太極門案是法律及政治問題,就是類似政治受難案件,過去慘痛歷史,從威權走向民主,還有許多未處理,他建議要解決太極門案,先送促轉會,請立法院監督行政部門處理,督促行政院秘書長要趕快處理,監察院也必須介入處理,要處理很簡單,做不做而已,應強烈要求政府面對這個問題,司法改造與轉型正義,都要趕快落實才是。多位專家研究中指出,從太極門案件可以看見現在政府立法、行政、司法屬於「不協調」狀態,台灣處於嚴重的人治,當人民主動上街表達聲音,國家相關單位也不回應對話,國家社會愈喪失自我約束與道德感,人們也缺乏同理心讓社會更好,這是最嚴重的問題。【記者 李蒙 /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