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減塑假象 綠色和平籲零售業停用可分解塑膠PLA

綠色和平推動減塑,今年實地走訪調查超市與量販店,發現生鮮產品使用塑膠包裝比例高達9成,較2019年成長了4%,其中愛買、頂好與全聯增加最多,而在零售通路的蔬菜水果區平均有將近6%的塑膠包裝則採用生物可分解塑膠PLA。

綠色和平今(3日)發表「破解『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產,使用與環境衝擊」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被廣泛運用在一次性包裝上,光2019年一年全球所生產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有59%被製成塑膠袋、食品袋、食品盒、飲料和化妝品包裝。

報吿提到,目前多家零售通路將生物可分解塑膠視為減塑方法,像是家樂福採用植物纖維複合材料混合塑膠取代一般塑膠,甚至在賣場內提供歐盟已禁用的「OXO氧化式可分解塑膠袋」(Oxo-degradable plastic  packaging);全聯也全面以PLA作為生鮮產品的包裝盒與托盤,預計一年使用5800萬個。

但改用生物可分解塑膠導致的問題並不比傳統塑膠少。報告實際測試發現,零售通路標示為生物可分解的包裝,無論在土壤裡、土壤表面,以及海水中都不能分解,可見超市與量販店的「積極減塑措施」仍淪為一次性塑膠垃圾,甚至加重回收系統的壓力。

報告強調,沒有一種塑膠可以在任意的環境中迅速分解,每一種可分解塑膠產品,都有嚴苛的分解要素和條件。綠色和平詢問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對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處理方式,執行秘書顏旭明表示,「因為台灣沒有處理PLA設施,而且PLA進到資源回收會降低其它再生塑膠品質,只能統一集中,再以焚燒方式處理。」

全球有加入新塑膠經濟承諾的簽署者當中,有39%的包裝製造商、食物製造商以及零售業者,已經展開重複使用模式的示範計畫。

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瑩瑩接受《聯合報》採訪表示,PLA塑膠包裝「盒」雖說是可分解塑膠,目前仍須在堆肥環境下,才容易快速分解,且不利於回收體系,非必要不建議作為替代材質使用。至於塑膠「袋」、「膜類」等不易回收的包材,可以選擇PLA作為替代材質使用。

賴瑩瑩提到,環保署於2019年起,協助媒合26家量販店業者回收塑膠包裝膜再利用,每個月大約做成3.8公噸的塑膠二次料,再製成垃圾袋或其他再生產品,今年度也會規劃組成專家小組,協助量販店業者訂定塑膠包材減量計畫,並提出材質替代建議。【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