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試劑研發成功 1小時驗出準確率9成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有好消息傳出,工研院今天(15日)發表開發「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可在感染初期時做初步篩檢,準確率達到9成以上,且檢驗時間只需1個小時,而且體積小容易攜帶,可應用在邊境、社區等處,降低醫護負擔,預期7月達到量產準備。

經濟部結合工研院的防疫團隊,開發一套「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可在感染初期,病毒濃度還很低的0至7天內,用精準快速的方式篩檢與確認,以防止沒有發燒的輕症患者成為防疫破口。

工研院指出,這套系統不但精準度達9成以上,檢驗時間也只需要1個小時,為現行檢測病毒潛伏期的4分之1時間,而且重量僅有600公克,被稱為「疫開罐」,相較於傳統檢測裝置動輒30多公斤,這套系統等同是行動裝置,方便前線醫護、防疫人員攜帶、隨時檢測。

工研院說,期盼未來能與疾管署合作導入這套系統,甚至輸出到海外,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在還沒登機前、上輪船前,就能夠快篩出來,有效阻斷傳播鏈,同時在社區或醫院外端都可以運用。

為加速量產,工研院目前已與國防部國防醫學院、4家廠商和醫療院所等合作,預計於6月底完成1萬個試劑套組,並希望能在7月底完成技術轉移,達到量產準備。【記者 王釋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