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研究所發布蔣經國日記 對照台灣近代史重要時刻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在當地時間17日中午12時舉行發布會,公開蔣經國部分私人日記內容。所展出的原件與複本,都能交叉對照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時刻,也讓外界看到他在領導中華民國的歷程中,對許多重要議題的內心思維與想法。

胡佛研究所舉行的蔣經國日記公開發布會,重量級美國政治人物及研究台灣近代史的權威學者都親臨現場。年近百歲的美國前國務卿舒茲(George Pratt Shultz)坐輪椅全程參與,他演講時提到,蔣經國日記的檔案資料非常「強而有力」,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是美好的。

另外包括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台灣研究小組召集人戈迪溫(Steven M. Goldstein)、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教授高棣民(Thomas B. Gold)與羅德茲學院榮譽教授康培莊(John F. Copper)等3位專家也都到場,共同見證這場發布會,凸顯蔣經國日記的公開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他們都是研究台灣問題的專家,擁有在台灣訪問、講學及出版書籍等經驗。蔣經國1988年逝世至今31年,私人日記的公開,他們各有學術上的解讀。戈迪溫表示,要了解日記的主觀性後,再與其他歷史資料連結,能更清楚看到這位台灣重要政治人物的真實面貌。康培莊認為,蔣經國是台灣最好的總統,並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日記雖為主觀看法,仍可讓外界理解蔣經國的內心思維。高棣民曾任美國國務院翻譯,見證過多個中美歷史性場合。他指出,蔣經國一定沒有想過,國民黨有一天會輸掉總統大選、而民進黨會有今天,但這是民主的本質,透過日記讓外界看到蔣經國這一生的經歷,以及他對台灣的貢獻。

日記中,蔣經國在1970年1月18日提到,對台灣最好的政策是經濟,並要為台灣人謀最大福利。1970年8月24日蔣經國視察高雄,看著高雄港新工業區的預定地一片荒蕪,他承諾要把「荒地變成繁榮」。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舊名高雄加工出口區)後來成為全球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台灣的經濟也迅速起飛。

1971年10月25日台灣退出聯合國前數周,他在10月1日的日記內容中提出改革政治、經濟及軍事的觀點,有感於國際政治快速變化,台灣國際地位處境困難,他指出「新科技才能生存」。此外,在菲律賓與我於1975年6月初斷交後,蔣經國於當月26日就已預言,「今後與我斷交之國必增加」。歷任台灣的領導人,在總統生涯都曾遭遇外交打擊或斷交潮,蔣經國日記在40年前所寫,面對國家風雨飄搖的心境,仍與現今時事緊密關聯。

蔣經國在1970年代的日記表達了對於確保民心之團結與安定的殷殷期盼,對改革立法院也提出想法,同時決定重用台籍人士。這也是後來國府推動吹台青路線的開始,林洋港、邱創煥、李登輝等台籍人士,皆受益於這個政治改革,陸續進入政府擔任要職。對於立法院改選問題,蔣經國日記提到立法機構代表之產生,應不拘泥於現有法律,顯示蔣經國已經考慮推動國會改革。但是蔣經國念茲在茲的,仍然是如何確保台灣民心團結與安定。

蔣經國日記也透露他滿溢的思鄉情懷,對他的精神造成負荷及苦痛。1976年12月31日,他寫道,「身為無家可歸的思鄉人,當被迫困居俄國的青年時期,每逢年關即起歸國返家之念」,即便1949年來到台灣後,「亦是每逢年節思還鄉」。

在蔣經國日記中,引人注目的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篇章。1978年5月蔣經國就任總統,半年後,美國決定推動與北京關係正常化,與中華民國斷交,蔣經國在日記寫下「內心痛苦,身負重責只好理性處理,先安人心」,同時也記載了蔣經國定調台灣未來外交將著重「實力」與「道義」。

胡佛研究所典藏公布的蔣經國日記跨越了43年,從1937年5月開始記錄、到1979年12月,內容從蔣經國由蘇聯返回中國開始,寫到來台之後的經歷。其中1948年日記遺失,1937至1940年及1945至1949年日記為謄抄本,其餘皆為蔣經國親筆原件。1979年之後蔣經國日記停格,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表示,研究相關資料,在那之後蔣經國歷經攝護腺手術,「健康可能是沒有繼續寫作日記的原因」。

蔣經國日記原由兒子蔣孝勇保存,後由蔣孝勇遺孀蔣方智怡交胡佛研究所保存,原本2010年要公布,延後9年才正式呈現在世人眼前。這場發布會,沒有任何蔣家後代出席。儘管蔣經國日記的歸屬權爭議尚未落幕,相關的法律訴訟仍分別在台灣與美國的法院各自審理,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蔣家後代與各方的合作才有今天的發布會,深表感謝。

胡佛檔案館在不涉日記所有權的前提下,將於明年2月正式開放展覽蔣經國日記全部內容。參照先前自2006年起分批公布蔣介石日記的做法,外界有機會將兩蔣日記交叉對照,豐富對近代史的認識與研究。【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