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蛹蟲草研究獲專利

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生物資源學系教授梁志欽與彰基醫學研究部張瑞芝博士合作,團隊將蛹蟲草應用在乳腺癌實驗上,歷時兩年證實蛹蟲草漳州菌株發酵米基萃取物具有治療乳腺癌潛力。

據悉,蛹蟲草又名北蟲草、北冬蟲夏草,是中國傳统的中藥材,具有重要的食用與藥用價值,但有效成分會因為菌種來源、產地、栽種方式、使用部位的不同,品質有很大的差異。

此次研究團隊選用漳州菌株、昆明菌株兩款蛹蟲草菌株為實驗對象,並將不同蛹蟲草固態培養產生的子實體和發酵米基,分離凍乾後,利用酒精萃取出萃取液,再探討其對人體乳腺癌細胞株的抗增殖作用、細胞抗氧化酵素表現、體外抗氧化活性等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其他萃取物,漳州菌株的發酵米基擁有較高含量的蟲草素,並且透過染劑染色證實,漳州菌株發酵米基萃取物可以顯著抑制乳腺癌細胞增生。

梁志欽表示,實驗室已找出蛹蟲草最適製程與製備方法,並證實漳州菌株發酵米基萃取物具有顯著的抗乳腺癌潛力,這項與醫院合作的發明專利,包含製程、抗氧化與抗癌的成果,未來將尋求中草藥保健食品公司或生技公司合作,運用專利技術,開發蛹蟲草為保健產品。相關研究成果即將在國際期刊發表。【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