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文化遺產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位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興建於1905年到1908年,是擁有「花之建築師」之美名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師路易·多明尼各·蒙塔內爾(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所設計,業主是1891年創辦的加泰隆尼亞合唱團Orfeo Català。多明尼各是高第的老師,曾經從政,而後棄政並全心投入考古學與建築研究,在當時擁有超高名氣。加泰隆尼亞音樂宮和多明尼各的另一項偉大建築聖十字聖保羅醫院,在1997年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遺產。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原本是合唱團練習表演的場所,現在晚上的音樂表演很多元,有管弦樂、吉他、小型音樂劇,甚至現代音樂,而西班牙國粹佛朗明哥舞的場次也不少。每年有超過50萬人出席在加泰隆尼亞音樂宮的各種音樂表演,不管演出內容為何,都是一場音樂與建築融合,並且是體驗加泰隆尼亞民族與西班牙文化的最佳饗宴。

音樂宮坐落在狹窄的街道,結合傳統的加泰隆尼亞元素和阿拉伯建築元素,以傳統紅磚和馬賽克為主要材料,利用工業技術進化,大量使用鋼材結構、鑄鐵、陶製品和彩繪玻璃,讓室內採光輕盈明亮,並運用蟲鳥花草等自然元素裝飾,甚至廊柱、窗戶、陽台的細部裝飾都嵌入大自然的蹤跡,充分展現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特色。

 

陽台廊柱也是多彩繽紛,所綴飾的花草圖案沒有重複,每一柱都有變化

 

音樂宮的表演廳舞台上方有一個大管風琴;兩旁有浮雕,右邊上方是華格納歌劇,女武神 Ride of the Valkyries ,往下是兩根多立克柱,最下面是貝多芬半身像,象徵古典音樂的一方;左邊大樹下雕刻著西班牙詩人音樂家Josep Anselm Clavé半身像, 下方噴泉旁坐著的少女們正唱著加泰隆尼亞的民謠,代表民俗音樂的一方。這個設計與音樂宮寬容開放與創新進取的精神意義相呼應。

舞台後方牆上有 18 位在古希臘神話裡代表藝術的繆思女神,每一位女神造型、手持的演奏樂器皆不相同,上半身是立體雕刻,下半身則是繽紛的馬賽克磁磚平面拼貼。這些雕像被公認是音樂廳最出色的設計之一。

表演廳有三層座位,在2000 多個座位上方,有一個長方形水滴造型的彩繪玻璃天窗,當陽光洒落,就能透過玻璃往內延伸照亮整個表演廳。玻璃天窗中心的金黃色猶如太陽般放出光芒,外圈的藍白色象徵藍天白雲,上面環繞著兩圈女性頭像,快樂張口歌唱著,這是因為加泰隆尼亞合唱團是第一個接受女性當團員的合唱團,所以這樣的天花板造型別具意義。整個天窗好像一座吊燈,也像巨大的萬花筒,耀眼明亮,是音樂宮最受注目的設計。

表演廳的兩側拱廊後方是明亮華麗的彩繪玻璃,並設有小包廂。天窗以外的天花板綴有許多玫瑰花,這些玫瑰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過去加泰隆尼亞有一隻惡龍抓住了公主,英勇的聖喬治殺了惡龍,救了公主,還將從龍血化成的玫瑰送給了公主,所以象徵守護神聖喬治的紅十字與玫瑰花就成了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圖騰。

兩層樓高的Lluis Millet Hall是中場休息的地方,整面玻璃牆以彩色花卉為主,廳內擺設加泰隆尼亞合唱團Orfeo Català共同發起人Lluis Millet和 Amadeu Vives兩位音樂家的塑像,柱子以繽紛的馬賽克瓷磚搭配柱頂立體雕花做裝飾。

 

Lluis Millet Hall也能作為宴會、展覽的空間,大型的鐵鑄吊燈也很華麗,在主牆上的九個圓孔是後來因應空調所需而加上去的,並非原始設計。

音樂宮的建築外牆有一幅浮雕畫,代表的就是Orfeo Català合唱團。

從樓梯間可以看到音樂宮玻璃帷幕外牆的設計。

1905年在廢棄的修道院上興建開工的奠基石還留存著做紀念。

迎賓階梯的兩旁是玻璃瓶串在鐵條而成的金色閃亮欄杆。

2002年擴建完成的新大樓Petit Palau入口處旁,豎立著加泰隆尼亞合唱團共同發起人暨指揮家Lluis Millet的雕像,昭告著音樂宮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