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更名 公投未達門檻無效

馬其頓(Republic of Macedonia)30日舉行更改國名公投,由於投票率未達5成,公投無效。總理柴伊夫呼籲國會針對更改國名進行表決,以解決與希臘之間的國名紛爭。

馬其頓自1991年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獨立以來,就一直爭取外界承認國名。而希臘當時即指控史高比耶盜用希臘北部省份名稱,立即表達抗議。這項爭端已長達近30年,雙方都聲稱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有關,這個帝國橫跨當今的兩國領土。

希臘也因此否決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並且強迫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YROM)的臨時名稱加入聯合國。希臘同意若馬國改名,將不再阻撓其加入歐盟和北約。

而在今年6月馬其頓和希臘達成解決雙方爭端的協議後,馬其頓即在30日針對是否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舉行公投,投票決定接受或反對上述協議,這項公投是將協議付諸實行的最後戰。

雖然有人認為,在他國要求下更改國名實在難堪,但是馬其頓身為歐洲最貧窮國度,渴望未來跟西方緊緊相繫,並享有隨之而來的經濟繁榮,則是選擇接受協議的強大誘因。

不過,這場目的在化解兩國長期爭端的公投投票率僅36%,未達5成門檻,因此不具約束力。而由於參與投票者有高達9成贊成改名,總理柴伊夫認為結果已「確認大多數民眾的意願」,呼籲國會針對更改國名進行表決,以解決與希臘之間的國名紛爭,並誓言繼續推動修憲,並表明再沒過就不排除解散國會,提前大選。【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