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2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有錢人都使用投資公司避稅,上市、櫃公司大老闆使用投資公司持有股票,個人在公司持股很少,兩年都使用投資公司買豪宅,也不用自己名字,有錢人避稅管道多重,稅率愈高,政府收到的稅收反而變少了。
謝金河表示,在103年適用最高稅率40%的大戶共12143戶,申報所得4876.8億元,繳納稅額1698.7億元,到了張盛和富人稅上路後,繳45%的大戶剩9674戶,少近三千戶,申報所得3053.8億元,約少1800億,繳1086億的稅,政府少收600億的稅,這說明有多少大戶避稅跑了。
這次稅改前若分配到的股利,個人要交最高税率45%,兩稅合一扣抵減半,17%變為8.5%,加上2%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稅率約在50%,如果是投資公司,只須交17%營所稅,若保留盈餘不課稅加10%,也比個人綜合所得稅少很多,這就會讓有錢人使用投資公司避稅。
謝金河指出,台灣上市公司的老闆名下持股都很少,若拿港、台比較,台灣的大老闆持有自家股權少,反而是香港的大老闆持有自家股票多。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關鍵當然是稅制,香港股利所得免課稅,亦無遺產稅,所以香港富豪不用避稅,而台灣的有錢人有多重避稅管道,個人持公司股票少,都是由投資公司持有。【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