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男大律師》良心法官的司改建議:從人民角度出發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從2017年2月20日開始至今已近尾聲,6月24、25日將由蔡總統親自主持結論性會議。此次司改國是會議,應被改革的對象-法務部和司法院,以各種議事技巧試圖阻撓會議進行,捍衛既有權力或利益。尤其是標榜「建立權責相符、高效率的司法」的第三組,被外界戲稱為「死亡之組」,更是攻防激烈,不僅引起廣大民眾關注,就連法官都忍不住投書表達意見。週日(14日)下午三點快樂聯播網台北台FM89.3《刑男大律師》特地邀請台北地方法院法官趙子榮,以被改革者的法官身分,談談司法改革。

從1999年司法國是會議召開至今已18年,我國的司法制度仍有許多問題,導致人民對司法完全失去信心。擔任法官近20年的趙子榮認為,法界講的司法改革都不會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所以會讓人覺得是在為自己爭福利。而人民會比較傾向採陪審制,就因為法官的想法跟人民的想法有落差。趙子榮覺得,陪審制沒有什麼不好,現在所實施的交互詰問制度,也是從陪審制發展出來的。

太極門案是台北地院第一件進行交互詰問的刑事案件。這個案子發生在1996年,起訴後在台北地院躺了整整6年,沒有法官敢接,只有趙子榮法官勇敢的跳出來。當時台灣剛引進改良式的當事人進行主義,台北地院還不是司法院指定的實行法院,可是趙子榮覺得法律既然改了,就是要用這套新的制度。這個案子經過交互詰問的程序,很多在偵查過程或檢調問訊的不實供詞,都現出原形,因此一審結案判無罪。

針對司改國是會議爭吵不休的檢察官定位問題,趙子榮指出,其實1999年司改會議就已經決定檢察官是司法官的角色,如今還在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有些檢察官的做法讓人不能接受,才會有這個懷疑。檢察官應該是幫人民發聲,對口是犯罪者,但是過去檢察官的作為,好像是行政官幫在位者發聲、做事。

先前卡奴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當時卡債的循環利息加違約金年息幾乎是20%,等於每5年債務就翻一倍,到死都還不完,還債留子孫。後來推出債務清理條例,就是為了讓這些卡奴可以透過更生或是清算的程序,早日脫離債務,重新生活。但是,當時的法官大都駁回更生申請或清算申請,就算清算也不會裁定免責,也就是債務一筆勾銷。趙子榮是第一個裁定准予免責的法官;因為他覺得,既然法律制定的意思是為了要照顧那些弱勢、沒有錢還、生活困苦的人,為什麼不給他一個更生的機會?如果有那麼多的例外,要那個法律幹什麼?

趙子榮直指此次司改並沒有對症下藥,問題在於提出的司改議題沒有真正符合人民需求,要如何跳脫法官的本位主義思考,進入到人民的思想裡面,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精彩的內容敬請收聽《刑男大律師》。 【記者 王維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