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面對氣候危機的挑戰,全球團結才會有進展

全球各地熱浪襲擊、野火肆虐的新聞頻傳,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災難創下「千年一遇」的驚人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Petteri Taalas教授呼籲: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氣候行動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須的。」

今年的全球極端氣候事件

繼有史以來最熱的六月以及歐洲、北美和亞洲一系列熱浪,還有加拿大、希臘發生野火等極端氣候事件,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指出今(2023)年七月份的前三週已經打破了多項重要記錄,7 月 3 日至 6 日,全球每日平均地表氣溫連續四天打破記錄。此後的所有日子都比2016年8月13日創下16.80°C的記錄更熱。尤其7月6日這天最熱,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08°C。 

根據CNN報導,今年七月份美國東部連日暴雨引發嚴重洪患,多個州被水淹。紐約州在不到24小時內降下近200毫米雨量,被稱為「千年一遇」的降雨強度。同樣,日本和印度也經歷了洪水災害。專家指出,今年的聖嬰現象加劇了全球大氣和海洋升溫,進一步增加了水氣蒸發量,導致全球各地降雨量破紀錄。台灣各地也遭受極端高溫,造成熱傷害就診人次增加。這些現象凸顯了地球暖化對環境的嚴重影響。

導致全球七月異常溫暖的原因是長期異常高的海面溫度。自今年四月份以來,全球日均海表溫度一直保持在一年中的歷史最高值。從五月中旬開始,全球海溫值達到了一年中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調查顯示7月19日海溫值達到20.94°C,僅比2016年3月29日有記錄的最高值20.95°C低0.01°C。該機構主任 Carlo Buontempo 評論道:「破紀錄的氣溫是全球氣溫急劇上升趨勢的一部分,人為排放最終是氣溫上升的主要驅動力」。Petteri Taalas教授表示:「不幸的是,7月份影響了數百萬人的極端天氣是氣候變化的嚴酷現實,也是對未來的預兆。」

暖化對人類與地球環境的衝擊

地球暖化對環境產生了廣泛且深遠的影響,極端氣候事件頻頻發生、生態系統因此受損。

一、極端氣候事件:

地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增加。熱浪、乾旱、洪水和颶風等極端氣候現象變得更加嚴重和頻繁。高溫天氣造成水源枯竭、農作物歉收和野火爆發。乾旱地區的農民面臨著災難性損失,食物供應鏈受到威脅。同時,洪水和颶風也帶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的破壞,加劇了社會和經濟不穩定。

二、生態系統受損:

地球暖化對生態系統造成重大衝擊。氣候變暖改變了生態鏈的平衡,對動植物種群和生態多樣性造成威脅。許多物種因失去棲息地和食物源而面臨滅絕風險。極端氣候事件和海洋酸化也危害了珊瑚礁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僅對自然環境造成損害,也對人類經濟和食物安全產生直接影響。

三、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地球暖化對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極端高溫導致中暑、熱衰竭和其他與熱相關的疾病增加。空氣品質的惡化也與地球暖化密切相關,導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氣候變化還促使疾病傳播,例如:瘧疾、登革熱和腸道疾病在更廣泛的地區傳播。此外,糧食和水資源短缺也對全球人口的營養和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減緩地球暖化人們可以做的事

1. 終結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為應對氣候變化,我人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大幅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在建築、工業流程和交通運輸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所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佔了逾75%的全球總排放量,導致地球變暖。此外,骯髒的能源還會對生態和人類健康帶來難以承受的負面衝擊。

2. 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被稱為「第一燃料」, 畢竟,我們的系統能源效率越高,消耗的實際燃料就越少,無論是屋頂太陽能還是燃氣發電。從這個角度來看,效率是最大的能源。隨著過去 40 年利用技術的進步,效率對能源需求的貢獻絕對超過了石油、煤炭、天然氣或核能。

3. 使用再生能源

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致勝關鍵,再生能源以持續性的方式提供能源轉換,因此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最常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地熱及生質能等等。

4. 發展永續性運輸系統

交通運輸是造成溫室氣體的首要來源,因此消除全球數十億輛汽車產生的汙染對於到 2050 年實現全球淨零排放至關重要,這也是 2015 年巴黎氣候協議中規定的目標。

5. 建構永續性建築

建築物中使用的能源為全球大多數城市的單一最大碳汙染源。 例如,通過升級窗戶以及牆壁添加隔熱材料,可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這就是為什麼必須提高大眾的認識--對個人可以在家庭和工作場所進行的節省成本和碳排放的改變,並使人們更容易購買和安裝節能產品。

6. 做好林業管理和永續性農業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最強大的盟友是在地面或地下儲存大量碳的樹木、植物和土壤。如果沒有這些碳彙的幫助,地球上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為大氣溫度將上升到類似於金星上的水平。

7. 重視生態保育

完整的生態系統會吸收並儲存大量的碳,濕地和紅樹林等沿海生態系統在其根部積累和儲存碳,森林吸收了每年約三分之一的化石燃料(煤炭和天然氣)排放量,淡水濕地的碳含量佔世界土壤總碳含量的 20% 至 30%。 很明顯,如果人們不保護自然,就無法應對氣候變化。

8. 從工業解決排碳問題

工業排碳量在美國約佔四分之一,全球平均約 40%,但是,台灣更是高達57 %。大多數工業排放來自於生產基礎化學品、鋼鐵、水泥、鋁、玻璃和紙張。因此,工業減碳絕對是第一要務。

9. 開發新技術

雖然僅靠開發新技術並不能拯救人類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如果不開發更持久的電動汽車電池、氫能及安全的碳捕獲和封存方法,就無法解決氣候危機。但是必須確保不會重複過去的錯誤。例如,可以採取行動減少開採鋰(電動汽車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地造成的危害,改善太陽能電池的回收機會,並且不以碳捕獲為藉口進行汙染。同時政府必須優先投資清潔能源技術,並通過贈款、補貼、稅收優惠和其他獎勵來刺激創新。

10. 從個人做起

最後,要強調每個人都是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要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氣候行動,通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更要關注所吃的食物的氣候足跡、個人的購物習慣、出行方式、對塑料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對優良企業的支持。但只有當共同行動時,真正的改變才會發生,能做的不僅僅是減少碳汙染而已。這些聯合行動不僅對全球氣候來說是好事,而且還保護了每個人獲得乾淨空氣和水的權利。

國際社會仍須共同努力

儘管通過國際合作為減少碳排放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

1. 不同的優先事項和承諾:各國有不同的優先考量事項、能力和歷史責任,這可能導致碳減排承諾標準不一。 某些國家可能更願意採取積極行動,而另某些國家可能會優先考慮經濟增長而不是立即採取碳減排措施。

2. 政治和地緣政治考慮:政治利益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阻礙有效的國際碳減排合作。氣候政策可能會與更廣泛的政治問題糾纏在一起,從而難以達成共識和合作。

3. 缺乏資金和財政支持:許多開發中國家缺乏必要的財政資源和技術來開展實質性的碳減排工作。 所以,已開發國家充足的資金和支持,至關重要。

4. 政策不一致和不確定性:政府領導層的變化或國家內部的政治轉變可能導致氣候政策的不一致。碳減排長期承諾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對低碳技術和計畫的投資。

5. 技術障礙:儘管存在技術共享,但新型高效低碳技術的部署可能會因知識產權問題、高成本或缺乏基礎設施而受到阻礙。

6. 監測和責任:因為各國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和能力來追踪其進展情況,所以確保準確監測、報告和核查減排量非常具有挑戰性。

7. 國家利益競爭:在某些情況下,各國可能會優先考慮短期經濟利益而不是長期氣候目標,從而導致國際氣候談判中的衝突和分歧。

8. 適應與減緩的重點:各國對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和減放的關注,存在一定的差異, 所以,平衡差異性對於採取全面的氣候行動方法至關重要。

9. 社會經濟挑戰:一些國家面臨社會經濟挑戰,例如貧困和獲取資源的機會有限,這可能會阻礙其有效參與碳減排努力的能力。

10. 退出協議:某些國家可能選擇退出國際氣候協議,從而破壞合作精神並減少全球氣候行動的集體影響。

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持續的對話、合作和強有力的全球領導。 國際合作應尋找共同點、提供支持和激勵以及建立信任,以制定更有效和更具包容性的碳減排方法。 通過共同努力克服這些障礙,國際社會可以在實現更加可持續和氣候適應力的未來方面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