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盲目種電,是永續發展還是侵略環境?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 提出了「永續發展」的議題,其概念為「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之發展途徑」。然當前人類所面臨到的問題,如都市擴張所造成的棲地破碎化、大量碳排所引發的全球氣溫異常升高、過度使用所形成的資源耗竭、人類負面思考所構成的戰爭與暴力,及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異常氣候和愈來愈嚴重的天災,種種狀況都已經快要超出人類所能夠負荷的範圍了,顯示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台灣也跟上這波永續發展的主流趨勢,政府在2022年初提出了「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其中包含了「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的四大轉型,透過能源、產業、生活、生態共好的方式,以達到永續的目標。而近年來,為了想要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大力提倡綠色能源,有愈來愈多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光電板被引入台灣,像是位處於台灣海峽中間的彰化外海,因為狹管效應的關係,擁有強勁的風場,被視為國際數一數二的良好風場,因此各國紛紛開始投資這片海域。當然如果能用碳排放量極低的方式,來產生所需的能源,亦是好事一樁,但是實際發展真的如想像的那麼美好嗎?

「農電共生」或是「漁電共生」是現在常見的太陽能板設置型態,會在農田或是魚塭等水體的上方設置太陽能光電板,而下方的土地或水體能夠持續的進行原本的農漁業行為,既能保有農作糧食和漁獲,同時也能發展太陽能綠電,也希望農民與漁民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作為另外的收入來源,又能提高台灣綠電的占比。但是因為太陽能光電板會遮擋大量的陽光,以至於下方的農作物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蓋在魚塭上的浮動式太陽能光電板同時也降低了水體的含氧量,讓農作與漁貨產量無法達到以往的水準,再加上繁複的申請作業流程,大幅降低了農民與漁民參與的意願,取而代之的是太陽能光電板業者,把握了這樣的前景,用高價和農、漁民租用場地,並打著共生的頭銜,長期的作為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場域。不過實際走訪就會發現,業者在乎的是上方的太陽能光電板能夠產生多少的電,下方的農地與魚塭早就成了荒土和死水,因為缺少了場域的管理,造成了野狗、鼠患的問題,也使得土地生態破碎化,更影響到了想要持續從事耕作或養殖的農、漁民,被迫在光電板中夾縫求生存。

今 (2023)年二月,政府為了要提高太陽能板的發電量,也解決光電板零碎開發的問題,打算將彰化大城鄉部分存在著地層下陷、淹水潛在區、土壤鹽化等等問題的「低地力」地區,一口氣都劃設為台灣首座的光電示範專區,但事實上目前這些政府所謂的低地力地區,依舊是有農民在種植地瓜、花生等高耐鹽度的作物。而這也意味著,如果光電示範專區闖關成功設立,往後我們只能看到高反射率的太陽能光電板,而不是高生機的綠色田地了,而這樣的大片面積的太陽能光電板現象不只是會出現在彰化大城而已,也包含了雲林台西、嘉南沿海地區、台南七股、屏東獅子鄉等地區。

太陽能光電板這種綠能的發展,確實是達到永續環境的一種方式,不過維持原本土地的功能和生態多樣性也依舊是永續很重要的核心目標,政府不能為了要凸顯在綠能方面有多漂亮的政績,而同時卻又破壞了當地的環境與生態,這不是一種真正可以為永續環境著想的善策。

在永續發展的過程中,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也是一項重點,而設置大面積的太陽能板會造成都市熱島效應嗎?目前國內有研究指出,這要從光電板設置的環境來決定,地表本來就會反射陽光,反射率越高反射就越強,地表吸收的熱能就越少,而反射率越低,地表吸收越多熱能。一般而言,太陽能光電板的反射率低於沙地、水泥地,高於水體、森林,因此以彰化大城有農地和魚塭的環境為例,可能會使地表有微幅度的溫度下降,但太陽能光電板也有可能會影響土壤水氣的蒸散量,和降低魚塭、滯洪池等水體調節氣候的效力,進而改變地表溫度,有待後續進一步的研究了。不過太陽能光電板高反射率的特性,也會產生反射光,造成人類視覺的不適,進而干擾到我們的舒適度,因此太陽能光電板的設置還需要多方面的討論及關注,提高公眾參與的程度和機會,以達到公正轉型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不可否認的是,極端氣候是我們目前首要面對的課題,而人們也漸漸了解以往「人定勝天」的想法已不切實際了,不再能成為經典。在人類提高自身韌性的同時,應該要秉持著「良心」和「誠實」,重新檢視我們的永續行動是否是真正的為地球好,還是只是漂綠的作為呢?並在良心的帶領下,不讓利益與權力的力量淹沒愛護環境的力量與良知。此外,要努力找到人類和環境之間的平衡點,擁有「人類和環境共好」的核心量能,方能成為永續發展和永續未來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