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救人民之苦難 展人道之慈悲

2003年8月19日聯合國巴格達(Baghdad)辦事處遭到空襲,導致22人喪生,在此之前和之後,也都有不少人道主義工作者犧牲。聯合國在2009年決定,將這一天訂為「世界人道主義日」(World Humanitarian Day),以此向全世界冒著生命危險,無私救助人命的人道主義工作者表達敬意。

回顧歷史,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體系之一,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被視為「人道主義」的起源。法國革命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與「博愛」的行動口號。周易有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中庸有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不分古今中外,「人道精神」就是減少人類受苦,不論其種族、宗教、政治立場,也不論這些危機是來自天災,或是人為的衝突,展現人類互助與無私關懷的慈善精神。

「人為災難」與「自然災難」近年來在強度或頻率上都與日俱增,影響的範圍更是不斷地擴大,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更是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去年底聯合國就曾預測,2021年全球將有2億3千5百萬人需要緊急援助,新冠病毒疫情已使全球需要人道援助的人數較過去一年增加40% ,這些面對飢餓、武力衝突、氣候變遷,以及疾病之苦的人,如果他們都同住在一個國家,將成為全球第5大國,可見人數之眾多。

在新冠肺炎高風險下,第一線的醫療、救護人員,每天冒死搶救生命;一些武裝衝突不斷、意外災難頻傳的地區,來自世界各地的救難志工與醫護,照護這些劫後餘生、非親非故的人。十年前日本311大地震時,台灣捐助了高額的金錢、物資與人力協助重建,今年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又面臨在國際上疫苗取得困難,日本、美國、立陶宛也回報台灣當時的口罩救援,無償捐助台灣疫苗。此外,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的軍事打擊,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的種族滅絕,很多國家都予以聲援,甚至祭出抵制行動,這些都是人道救援的實踐。

2021年國際宗教信仰自由高峰會(IRF)於7月13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為期三天的國際會議。前美國國際宗教信仰自由無任所大使山姆.布朗貝克(Sam Brownback)提到此次大會的口號為「每個人不論身在何處,永遠享受宗教自由的權利。」然而,宗教、思想與信仰迫害正在世界各地延燒,來自全球各地的政治領袖、宗教學者專家與人權工作者都疾呼人們需重視良心,展現人道主義精神,援助遭受迫害的人們。

在此次國際宗教信仰自由的高峰會中,台灣很意外地成為注目的焦點,亞洲民主燈塔的台灣,竟也有長達25年的人權迫害?!太極門案讓各國與會者都感到非常的驚訝。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顧問、費城天普大學法學教授肯尼斯(Kenneth Jacobsen)研究此案多年,他指出「在太極門的稅案裡,從頭到尾都沒看到任何法治被落實。」

世界各地發生宗教與信仰迫害的情況,有個共同的徵兆,就是國家未能確實地依法行政或是落實法治,人權進而受到打壓,長年累月造成整個國家體制的崩壞。太極門案在高峰會中受到注目,正是因爲國家體制內的救濟管道完全失靈,引發與會者積極關注台灣民主發展,並敬佩太極門對公平正義的堅持,山姆.布朗貝克大使(Sam Brownback)曾提到:「我們相信政府的作用是保護一個人與生俱來為自己的靈魂選擇未來之路的權利。」執政者不可不慎啊!

人權乃普世價值,能展現人道精神解人苦難,是文明國家的展現,也是政府守護人權的責任承擔。立法院人權促進會在7月底召開「維吾爾議題國際公聽會」,台美兩國議員共同聲援新疆維吾爾族,立法院不分黨派譴責人權迫害,國會殿堂與國際人權的關懷接軌固然可喜,但可悲的是,國內有多少長年積累的冤案卻未能受到對等的關心與解決。台灣人遭受司法、稅務、行政執行署的人權迫害也正向全世界發出警訊。去年全台灣共有1431萬件欠稅欠費待強制執行案件,平均不到2人就有一件,這個令人咋舌的巨量,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引來國際人道救援機構的關注與聲援?滿則溢,這是自然之理,水庫滿溢就必須洩洪,否則必然崩損,民怨滿溢會有甚麼結果?這是台灣執政者要積極面對且不能漠視的國家危機。

今年8月1日為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屆滿一週年,被立委批評:「關注議題狹隘、預算執行率不佳。」身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的監察院院長陳菊說:「期盼能夠作為弱勢人民的靠山,作為我們國家的守門員。」人民殷殷期盼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能拿出魄力並做出實績,讓許多法稅冤案得到平反,解救陷入痛苦恐懼的人們,幫助我們的國家,回到民主法治的正軌,嚴懲啃食民主果實的貪官惡吏,民意必定給予最大的肯定。早日落實法治精神,實踐人道主義,台灣必能再度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