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 均創同月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受惠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民眾消費回流,三大業別皆保持正成長,同步創下歷年同月新高,批發、零售、餐飲單月營業額分別為1兆642億元、3807億元、769億元,前10月均創同期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受惠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民眾消費回流,三大業別皆保持正成長,同步創下歷年同月新高,批發、零售、餐飲單月營業額分別為1兆642億元、3807億元、769億元,前10月均創同期新高。
經濟部23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為130.77、年減3.56%,製造業10月生產指數132.78,年減3.40%,主要是全球經濟受通膨以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廠商設備投資延緩,加上比較基期偏高所致,前10月較上年同期增加2.71%。
新台幣匯率受人民幣貶值拖累,漲幅收斂並翻貶,收盤收31.218元,小貶0.5分,已連續6個交易日貶值,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3.4億美元。
經濟部統計處21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554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年減6.3%,連二黑,創下2020年2月以來最大減幅。
「2022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22日公布,全球市場瞬息萬變,今年度台灣品牌仍展現高度韌性與競爭力,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2022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前25名總體價值增長12%,高達131.22億美元,連續3年超過百億美元。
行政院已核定受控外國公司 (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下稱CFC)反避稅新制,將於2023年上路。這可能是近30年影響台商最重大的稅制;未來台商透過紙上境外公司避稅手法,將不可行。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今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達4.36兆元,年增3.75%,主因受惠各大品牌手機新品上市,以及新興科技與數位轉型商機延續,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產值成長,不過,傳統產業市況不佳,化學、鋼鐵產業安排設備檢修或減產因應,導致降低整體表現。
美通膨出現降溫跡象, 11日台股大漲逾500點,重返萬四關卡。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4日表示,穩定股市措施會繼續留在市場上,繼續觀察,還不到考慮退場指標的時機。
美國通膨降溫,大量熱錢湧入,國內股匯市連二日激情演出。國銀交易室主管指出,熱錢14日匯入逾12億美元,推升新台幣匯率盤中飆升至31.04元,最多升值3.7角,匯率升速過快,中央銀行大舉買匯調節,匯市爆出33.215億美元巨量,創下史上第8大。
台灣經濟研究院11日發布經濟預測,估台灣今、明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45%、2.91%,預測明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回落至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