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財長:新興貨幣貶值 恐引發全球金融風險
21日在阿根廷舉行的G20財長會議,美中貿易戰成為主要的討論議題,各國都談到貿易戰對經濟將帶來的影響,除貿易戰外,新興國家匯率問題也成為會中討論的焦點。
21日在阿根廷舉行的G20財長會議,美中貿易戰成為主要的討論議題,各國都談到貿易戰對經濟將帶來的影響,除貿易戰外,新興國家匯率問題也成為會中討論的焦點。
G20為期兩日的會議於22日落幕,發表的會議公報中強調擴大對話的重要性,否則「貿易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升高」將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受到危及。公報列舉將面臨的風險包括「全球發展失衡」及「經濟脆弱性增加」等。
美中貿易戰升級,不過,美國列出的商品清單中,約有1000種商品不是從中國進口,而中國列出的清單中,也有1/3的產品非從美國大量進口。
美中貿易戰升溫,加速中國和俄羅斯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俄羅斯在中國進口天然氣中的比重將越來越高。
外資領取台股現金股利匯出效應,加上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8人民幣關卡,新台幣匯價盤中最多貶值1.18角,收在30.716元兌1美元,創逾16個月新低,已連貶3個交易日,成交量20.69億美元,創逾1個月單日最大量。
為緩和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化解信用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宣布動用中期借貸便利(MLF),以鼓勵金融機構購入低評級信用債。
美國勞工部19日公布,經季節調整後,截至14日為止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修正值(上修1,000人)減少8,000人至207,000人,創下1969年12月6日當週以來新低;路透社調查,平均預估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為22萬人。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將對進口鈾是否威脅國家安全展開232條款調查;調查結果可能導致對進口鈾加徵關稅或實施進口配額等措施,使川普政府已燃起的貿易戰進一步擴大。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及烏茲別克鈾礦商被控受政府補貼,把鈾大量傾銷到美國,造成美國內鈾產量僅占需求量5%以及本土鈾礦業幾遭滅絕。
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19日公布新一期世界500強排行榜,沃爾瑪連續第5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和國家電網、中石化及中石油等3家陸企繼續分列榜單前四位。中國上榜公司包括陸港澳企業共111家,已逼近美國的126家,遠超第三名52家的日本,台灣則為9家。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17日國會做證看好美國經濟展望,強化市場對美國持續升息的預期,使美元對主要貨幣全面走強,亞洲貨幣則倒成一片,其中人民幣19日貶逾0.9%,兌台幣報4.411,創1年來新低;泰銖為表現第二差的亞幣,3個月間累挫逾6.5%,19日貶逾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