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國降低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
路透社援引消息來源報導,中國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將在6%到6.5%之間,而2018年的目標是“大約”6.5%。
與美國陷入貿易戰的中國面臨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而國內市場的需求仍然疲軟。
路透社援引消息來源報導,中國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將在6%到6.5%之間,而2018年的目標是“大約”6.5%。
與美國陷入貿易戰的中國面臨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而國內市場的需求仍然疲軟。
台灣黃背心運動吸引國際媒體關注,至今已有包括法新社、美聯社、CNN等40多國、360多家媒體報導;對照法國黃背心運動,兩者均是因財稅施政導致貧富不均所引發。今(11日)天是司法節,上午許多身著黃背心的民眾兵分七路前往五院陳情,並到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抗議。
關於歐盟2月2日起將對部分進口鋼品實施為期3年的全球防衛措施,而且採全球配額方式管理,配額以外的鋼品需課25%關稅,經濟部長沈榮津10日指出,將從高值化及市場布局等2方向協助業者因應。
中國商務部10日在官網發布標題為“中美在京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的聲明表示,雙方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及結構性問題進行仔細的交流,增進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基礎,並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繫;未具體說明雙方達成那些共識。
美國政府持續關門,全球3大信評公司之一的惠譽評級公司8日表示,美國政府持續關門將對國家舉債上限造成不利影響,可能導致美國3A信用評級遭到調降。
有分析人士稱,蘋果公司正面臨中國消費者的“非正式抵制(informal boycott)”,蘋果手機的銷量因此受到影響。
美中兩國在北京舉行的第5輪貿易談判已於9日結束,雙方僅表示取得進展,未發表聯合聲明。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表聲明稱,中方承諾大量採購美國商品,而任何協議需能夠核查及執行。
中國政府計畫推出提振汽車、家電等商品國內消費的新政策。
中國中央電視臺9日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說,新出台的政策是促進國內消費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他說,政府還將新出台完善住房租賃、家政服務、養老、托幼的配套政策,破除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准入的體制機制障礙。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8日發布的工業數據顯示,11月幾乎全面疲弱,汽車,能源及營建業生產均下降,工業產出月減1.9%,遠低於市場估計的月增0.3%,並且為連續第3個月下滑,而10月工業生產則較9月下降0.8%,顯示經濟成長堪憂。
美中貿易爭端震盪全球金融市場數月,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因此黯然失色;近期國際貿易與投資疲軟,無序的市場波動,及未來升息可能性減弱 ,世界銀行8日因此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