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求美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所克制
最新報導說,中國要求美國在貿易等議題上有所克制,因為中國和企業的利益已經受到了損害。
路透社18日發自上海的報導說,針對美中之間急劇升溫的貿易戰,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星期六通了電話,並做出如上表述。
最新報導說,中國要求美國在貿易等議題上有所克制,因為中國和企業的利益已經受到了損害。
路透社18日發自上海的報導說,針對美中之間急劇升溫的貿易戰,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星期六通了電話,並做出如上表述。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日前表示,貿協自2017年初強化對印度經貿,去年台商在印度投資金額高達3.6億美元(約新台幣110億元),創歷史新高,且在歷年累積投資金額占比也超過一半。對照從1952年到2018年的66年間,台商到印度投資的累積金額7.18億美元,光是去年就占掉一半,等於一年抵65年。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日前表示,旗下26%的商品都自中國進口,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其他供應商,將因關稅增加調漲售價,品項包含衣服鞋子、電子產品及傢俱。
星展集團研究部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17日指出,一旦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25%關稅的價值進一步由價值2,000億美元擴大至3,000億美元,可能對台灣的GDP成長造成衝擊,幅度近1%。目前星展集團仍維持對2019及2020年的台灣GDP成長預期分別在1.9%及1.8%。
一項調查顯示,美中之間的貿易戰使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加大。
路透社對經濟學家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的預測中值顯示,美國今後兩年發生衰退的機率為40%,上個月的預測中值為35%。
美國總統川普17日宣布,對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加徵汽車關稅的措施延後6個月。因美國和中國持續進行貿易談判,一旦美國加徵汽車關稅,意味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將進入多面作戰處境,並且可能進一步拖累美國經濟。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五宣佈了這項協議。按照協議,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同意取消對美國產品的報復性關稅。在官方正式宣佈協議之前,《華盛頓郵報》首先報導了這一消息。報導說,這項協定要求墨西哥和加拿大政府採取措施,防止中國鋼材經由兩國轉運入美國。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17日表示,可能很快會縮減對華為的限制令,以便讓華為能夠購買美國產品,從而繼續給現有客戶提供維護網路和設備的服務,但華為依然不得購買用於生產新產品的美國零部件。
中國目前是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中國今年三月拋售205億美元國債,將總體持有的數額降至1.12兆美元。
美國商務部16日公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石英檯面產品進行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調查的最終裁定。商務部調查發現中國出口商以低於公允價值265.84%336.69%不等的價格在美國銷售石英檯面產品。商務部認定,中國出口商獲得45.32%至190.99%不等的可抗性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