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宣布新通膨政策 美元跌至近2年低點
美國聯準會(Fed)總裁鮑爾(Jerome Powell)27日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宣布,Fed一致同意採取「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政策,期望能夠實現平均2%的通膨目標,並且暗示Fed將允許通膨在部分時候上升至2%以上。
美國聯準會(Fed)總裁鮑爾(Jerome Powell)27日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宣布,Fed一致同意採取「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政策,期望能夠實現平均2%的通膨目標,並且暗示Fed將允許通膨在部分時候上升至2%以上。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於27日發布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相較於上月,上升1.9點,總數來到71.33點,為連4個月上升;其中,「投資股票指標」終結連2升的格局,並創下史上第5低,顯示出台股在寫下歷史新高後,投資人追高信心意願減弱,「就業機會指標」則是創10年以來新低。
位在美國墨西哥灣的四級颶風-蘿拉(Hurricane Laura)正以最大風速每小時150哩直撲美國墨西哥灣;外界預測將對能源重鎮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德州,造成約莫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405億元)的經濟損失。
據《路透》報導,澳洲27日推出新法案,賦予當局強大的交易否決權與溯及既往的權力,只要當局認為地方政府和外國政府的協定不符合澳洲的利益,都能作廢;未來和外國政府的所有交易,得在6個月前告知。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簡稱BERI) 今年第2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臺灣的投資環境風險評比(Profit Opportunity Recommendation;POR)排名全球第3名,總分61分;在列入
美國政府26日再以安全風險為由,在管制實體清單中增列24家中國國營企業,並且對這些企業的主管實施簽證限制。包括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廣州鴻宇科技、北京環佳通信技術公司及中國船舶集團等都被列入清單。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此次主要是針對有「基建界華為」之稱的中國交通建設公司而來。
德國聯邦統計局25日發布,德國第二季GDP季減9.7%,創下自1970年以來最高,主要是由於COVID-19疫情造成經濟持續低迷,此一數據僅略低於早前公布的可能值10.1%。
原定於15日舉行美中貿易第1階段協議落實狀況談判代表視訊會議,但在美國總統川普延遲會議決定後,雙方代表包含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席爾、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已於當地時間24日透過通話來恢復談判,並討論美中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執行的進度;雙方均表示,協議有所進展,並將繼續推動第1
美國和歐盟在21日達成一項有限性的貿易協議,美國龍蝦進口至歐洲免課徵關稅,這也是雙方20多年來,首次達成減少關稅協議,被視為降低貿易緊張關係的第一步。
歐盟負責英國脫歐談判的首席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22日指出,本週和英國展開脫歐第7輪談判,可惜在公平競爭以及許多其他領域都未達成共識,甚至很多時候,感覺後退多於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