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9月營收8371億元 創單月新高
受惠於人工智慧機櫃強勁拉貨動能,鴻海5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約8371億元,月增38.01%、年增14.19%,創歷史單月新高及歷年同期新高;第3季合併營收達2兆574億元,季增14.47%、年增10.99%,亦創歷年同期新高。
受惠於人工智慧機櫃強勁拉貨動能,鴻海5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約8371億元,月增38.01%、年增14.19%,創歷史單月新高及歷年同期新高;第3季合併營收達2兆574億元,季增14.47%、年增10.99%,亦創歷年同期新高。
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勞動基金運用績效,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新台幣7兆3389億元,8月單月收益超過2700億元,刷新單月最高紀錄,原收益數最高是在去年3月,高達2422億元。
中經院1日發布9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小幅回升0.4個百分點至48.3%,已連續4個月緊縮,廠商信心持續保守。專家指出,國際景氣不確定性高,供應鏈反應有遞延性,推測關稅實際衝擊,要等到明年第1季才會比較明朗。
地政局1日公布全台六都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1萬6075棟,月減3.5%、年減29.5%,年月雙減持續低迷,其中,台北市、高雄市創9月同期新低紀錄。房仲表示,受到暑假淡季、新青安效應遞減及利率攀高影響,買氣低迷。
由於市場擔憂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再現,美元指數走勢受挫,30日,新台幣兌美元順勢反彈,盤中一度強升1角,隨後升幅收斂,收30.469元,升值7.6分,終止連7貶,月線翻紅、終止連2黑,季線翻黑。
8月新台幣因熱錢匯出貶值6.89角或2.25%,創近3年單月最大貶幅,在完全不避險下,壽險業8月兌換損益為3234億元,扣除避險成本之後,8月壽險業整體淨匯兌損失為256億元,創近5個月新低。
金管會公布最新8月統計,36家國銀(不含土銀跟輸銀)銀行法72條之2整體水位平均為25.89%,為105年8月以來新低。金管會指出,主要是作為分母的存款總餘額以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相較分子的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餘額成長較多所致。
台灣綜合研究院24日發佈2025年8月份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國內產業用電分化態勢加劇,電子科技業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以及雲端需求推動下持續成長,半導體因AI需求暢旺及赴美設廠可享關稅豁免的雙重利多,用電量再創歷年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4日公布8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顯示,受惠於創新科技應用持續活絡,以及暑假出遊與外食等商機挹注,8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同步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零售業更結束連續4個月負成長。
國科會三大科學園區24日召開「國科會科學園區2025年上半年營運記者會」。受惠於臺灣半導體產業完整的供應鏈優勢,以及在先進技術開發與產能方面持續投入研發及提高產能利用率,科學園區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高達2.74兆元,再創新高,較2024年上半年成長26.74%,展現出產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