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影響 8月CPI年增1.6% 低於警戒線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60%,月漲0.46個百分點,為近4個月高點,已連續4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為1.74%,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連續17個月低於2%。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60%,月漲0.46個百分點,為近4個月高點,已連續4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為1.74%,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連續17個月低於2%。
金管會5日公布統計,整體外資8月轉為淨匯出13.66億美元,終結連續3個月的淨匯入,近5年同期第3大淨匯出。金管會指出,台股8月創史上新高,可能有適時調節,整體來看,外資前8月呈現淨匯入233.82億美元,創下2021年以來同期第2大。
新台幣8月下跌6.89角,為維持匯市穩定,央行進場阻貶,8月底外匯存底金額連2降,下跌至5974.30億美元。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說明,8月外資匯出方向,且連日賣超,央行基於穩定外匯秩序,因而進場調節。
由於美國就業數據疲軟,市場降息預期急劇升溫,提振投資人信心,台灣股、匯市同步上漲,台股漲逾300點,新台幣兌美元盤中強升1.67角,收盤收在30.615元,升值8.9分,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8.155億美元。
內政部4日發布第1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49.03。
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 7月底國銀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高達8兆352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4547億元,占第4期預期成長目標3800億元的119.67%,顯示目標已超標。其中,7月增加3224.19億元,主要是國防以及戰略產業、資訊及數位產業單月增加較多。
台經院2日公布的7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台經院調查指出, 7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8.48分,月減1.38分,燈號續呈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細看產業別,代表衰退的藍燈占比逾8成。
勞動基金運用局1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最新績效,截至114年7月底,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7兆1,024億元,收益率為0.94%,全年損益轉為正數,收益數為644億元。
地政局1日公布全台六都8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1萬6663棟,月減11.6%,年減32.1%。其中,北市創自2003年以來同期新低,僅移轉1704棟。
房仲業者指出,適逢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衝擊,加上貸款排撥因素難解,使得全台都會區買氣急速下滑。
經濟部表示,2023年研發經費達新台幣9373億元,占GDP比率提升至4.0%,全球排名第3,僅次於以色列與南韓。在半導體產業鏈推升下,2023年台灣企業研發以電腦電子以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占78.1%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