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拿下第71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第71屆法國坎城影展法國時間19日晚間(台灣時間20日凌晨1點15分)舉行頒獎典禮,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奪得,為是枝裕和繼2015年《海街日記》後第5度入選坎城主競賽單元,也是繼1997年今村昌平執導的《鰻魚》與伊朗導演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共同獲得金棕櫚之後
第71屆法國坎城影展法國時間19日晚間(台灣時間20日凌晨1點15分)舉行頒獎典禮,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奪得,為是枝裕和繼2015年《海街日記》後第5度入選坎城主競賽單元,也是繼1997年今村昌平執導的《鰻魚》與伊朗導演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共同獲得金棕櫚之後
台灣雕塑家康木祥《重生》(Rebirth)系列七件作品應紐約時尚特區聯盟(Garment District Alliance)之邀,17日在曼哈頓時尚特區揭幕亮相,這是康木祥的作品首度在北美曝光,展期至9月15日止。
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於5月17日、18日分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隆重揭牌,19日舉辦人權館成立系列活動,特別播映《想我媽媽》紀錄片,藉此追悼於上月離世、長期致力於白色恐怖影片及臺灣文史影像拍攝的紀錄片工作者洪維健先生。
紐約藝術電影院Metrograph將於5月18日至27日舉辦臺灣知名導演張艾嘉電影回顧展,首度於美國放映其15部生涯代表作,包括由她執導主演、甫獲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之新作《相愛相親》,以及橫跨1970年代迄今的主演電影,如胡金銓《山中傳奇》、楊德昌《海灘的一天》、杜琪峯《阿郎的故事》、《華
文化部配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日前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辦「多元友善平權-拓展新公眾,親近博物館」活動記者會,邀請博物館界代表出席,分享他們提供多元藝術欣賞內容之經驗,讓民眾瞭解博物館鼓勵平等參與文化活動,落實文化平權,吸引大家親近博物館資源。
為保障台灣各語言發展、傳承,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7日初審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將送院會審議,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草案初審通過具時代性的里程碑。未來若三讀通過,文化部將訂定施行細則,並成立國家語言發展中心。
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居住空間不足是項重要的公共課題,洛杉磯和臺北的居民,各自發展出不同的解決之道。由洛杉磯辦事處臺灣書院舉辦的「《雙城故事》臺美建築藝術展」,將引領大家一起發掘、探討臺北與洛杉磯兩地在建築藝術、都市發展及生活方式間的關連與意義。展覽於10日起至7月7日展出。
藝人孫越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併發呼吸衰竭,1日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87歲。
為推廣終身學習,教育部3日宣布「開放式大學」政策,不僅將進修部修業年限延長至10年,此外也鼓勵大學開設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業學分最少修習48學分,修業期滿經考試合格後,即可取得學士後多元專長學士學位。
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26日在華山文創園區頒獎,由謝理發(謝里法)、吳文欽(吳念真)2位得主榮獲此殊榮。
行政院文化獎是國家最高的文化獎項,自70年起開始頒授,表揚深耕於不同文化領域,對弘揚臺灣文化有功的傑出人士,至第37屆已有81名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