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權協會舉辦「2023年度十大人權新聞」評選活動,於12月1日由高思博理事長、謝衣鳳立法委員、王鴻薇立法委員共同公布評選結果,從60則國內外新聞選出年度十大事件共11則,以
政壇#MeToo曝權力傲慢與壓迫;人權協會推動「吹哨者保護法」居第一,其次為以色列哈瑪斯皆犯下戰爭罪、向心夫婦滯台逾1420日獲判無罪分列年度第二、三熱門人權新聞。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表示,年度十大人權新聞評選活動為年度人權重大事件的總結,尤其在世界人權日前夕公布具有非凡意義,不僅為政府一年來在人權政策上體檢,也是代表民眾對人權的期盼與指標,希望透過人權新聞的公布,提醒政府應注意憲法賦予人民的各種權益。
高思博指出,從民進黨內部吃案事件開始,後續演變成整個社會的Me too運動,突顯出這類案件的嚴重程度,遠遠超乎我們想像。我們希望能夠推動「吹哨者保護法」,讓受害者能夠不用擔心再次受害,勇敢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此外王鴻薇委員表示以哈戰爭,造成無數的孩童遭害、受傷、甚至身亡,外交部卻懼於某些國家的立場,不關發表任何聲明,漠不關心。直到美國發表以哈應該停火,讓人道救援進入加薩地區,外交部才敢發出相關的人道關懷聲明。王鴻薇認為外交部是嚴重失職。
此外王鴻薇也強調,向心夫婦滯台逾1420日終獲無罪釋放。向心夫婦四年前選舉時,因間諜罪被滯留臺灣,後來演變成國安、洗錢等罪名,最後無罪。這個事件利用兩岸的對抗來達到選舉的效果,但犧牲的卻是無辜民眾的人權。蔡英文總統從未對本案的人權侵害,表達任何意見,凸顯民進黨政府為了贏得選舉,卻可以踐踏法治與人權。
謝衣鳳委員表示,年度十大人權新聞評選活動為年度人權重大事件的總結,尤其在世界人權日前夕公布具有非凡意義,不僅為政府一年來在人權政策上體檢,也是代表民眾對人權的期盼與指標,希望透過人權新聞的公布,提醒政府應注意憲法賦予人民的各種權益。
本次評選活動由人權新聞中遴選出60則國內外新聞,選出年度十大人權事件共11則。
【記者蔣台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