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8月12日召開的司改國是會議已屆滿一年,「民間監督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聯盟」今(13)天召開記者會,盤點這一年來蔡英文政府的司改進度並列舉3大缺失包括:1.不遵照決議精神,拖累改革。2. 決議執行效率不佳,欠缺改革決心。3. 決議已執行,但應加強改革力道。
該聯盟表示,對於司法院、行政院及法務部通過或修正達41項法律的努力加以肯定,但有更多的改革措施是不需要修法,就立刻可以執行的,包含:司法科學、監所醫療、犯罪被害人保護、法院通譯、偵查不公開、司法性別、兒少保護、法官檢察官評鑑等10個領域,卻顯得進度緩慢。
該聯盟指出,其中一個拖累司法改革的情形是,官方持續違反的「偵察不公開」原則。今年暑假期間的10歲車手案,警方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流出兒童少年嫌疑人的個人資料、照片、監視器畫面、證物等,讓多家平面及電子媒體以大篇幅報導該案。司改會向內政部警政署署長信箱申訴該案嚴重違反偵查不公開,大甲分局卻回覆尚未有具體事證足認處理員警有所違失。
而最近在個別法官及檢察官違法及風紀的問題上,司法院及法務部也有啟動自律機制,由人審會決議移送監察院處理,聯盟肯定對淘汰不適任法官、檢察官的決心。但在法官、檢察官評鑑的制度面上,包含改革全面評鑑制度及延長個案評鑑時效等,卻未見採納在官方修法的版本內。因此,即使司法院、法務部已提出法案,聯盟仍認為改革要落實,不是做表面功夫而已,這樣人民會對司法改革的期待消磨殆盡。
上述問題都指出若有改革的決心,不需要修法,即刻就可以迅速落實,收到效果。但官方罔顧人民對於司法改革的期待,拖累司改的進程,該聯盟期待政府在立法院下會期優先處理與司法改革相關的法律,落實國是會議的決議,重視人民對於司法改革的殷切期望。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則指出,希望司法院、法務部等單位能在一個月內做出回應。【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