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積穀防飢

◎邱楓/中壢

西元前五百多年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要殺伍子胥,伍子胥就在臨死前對心腹說:「我死後,若日後吳國遭難,人們饑苦無助時,可在象門城下掘土數尺,即可救饑民。」後來,越國進攻吳國,將城池包的水洩不通,城中軍民斷糧,饑民哀餓屍殍遍野。伍子胥的部下想起當年伍子胥囑咐,就帶領著軍民在城下挖地,果然挖出了許多可以充饑的「城磚」。原來,當年伍子胥奉吳王闔閭為了抵抗越國的侵略,建造了城池,伍子胥生前「積糧防饑」的觀念,將部份『城磚』用糯米粉壓成的遠見,因此吳國軍民也就安然渡過了難關。後來,每逢過年吳國百姓也都以「城磚」形狀的年糕紀念伍子胥,這也是民間傳說「年糕」的由來。

古語有云:「養兒防老,積穀防飢。」對於農業社會的年代,父執輩傳統觀念的思維,帶來了莫大的影響。常聽叔婆說,多生幾個可以賺多錢做多事,老的時候也不怕沒有人上香,而且啊!人家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此,觀念無形中卻也造就了「重男輕女」的失衡觀念。那個年代民風淳樸,注重倫理道德,大家守望相助,普遍都有儲蓄的觀念,「一分一毫一腳印,一杯一羹一瓢飲。」平淡中卻也滿足;在學校,每逢學生要上課時,班長都會大喊「起立、立正、敬禮」,同學們跟著大聲喊說:「老師好!」,老師也有禮的說:「同學們,大家好。」尊師重道,或許已經不符合這個年代,但謙恭有禮,良善美德的精神意涵,應該被保存下來,方能塑造優質的社會。

逢年過節感念父母親養育之恩,子女以紅包禮敬俸父母,為傳統「孝親」的基本禮俗,也為天經地義之事。自古以來先人拜師學藝,尋找一生的明師,為其畢生之志,有時翻山越嶺數十載,有時必須飽受飢寒困瘁之苦,故徒弟拜師在於一個「誠」,師父收徒卻在於一個「緣」,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立下了有教無類,千古薪傳的道統,弟子敬呈微薄束脩,僅能溢表感恩之心,乃做人處事最基本的道理。

養兒防老在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對於新一代的青年人或許已經過時;積穀防飢的觀念,或許拼不過資訊爆炸與投資的年代。但筆者深信,「積福慧之糧,養福報之老」卻是人生「孝養親長」最基本的態度。這不僅僅是為年老做準備,也是為後代積福氣,孩子也在仿效我們。回想,當我們從幼兒時的攀爬,到青年時的奔跑,時間在消耗身體漸衰老,我們又為自己儲備了什麼樣的福糧?好的文化道統必須被珍惜與保存,固執的思維也得跟的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