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法稅環境的汙染源 才能優化賦稅環境

2021/06/09    文/莫忘/自由業

早在107年一方面使企業主要投資人負擔合理的股利所得稅負,提升投資意願,進而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建立「投資台灣優先」及「有利留才攬才」的租稅環境,達到「合理分配、全民受惠」的稅制優化效果。今年財政部賡續推動租稅法規修正,優化賦稅環境,請問納稅人有感覺嗎?

如民眾投保高額保險,卻遭國稅局認為是避稅?安侯建業(KPMG)會計師表示,台灣現行稽徵實務上,國稅局常預設納稅義務人有意避稅,法院也聽取國稅局說法,稅務環境非常不友善。「雞蛋再密也有縫」,而漏洞百出的國稅局卻能肆無忌憚到處亂開稅單,造成了許多冤稅案,109年台灣1431萬件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貢獻不少,也因此台灣人民的租稅人權難以伸張,不知情的國外人士還以為台灣人這麼愛欠稅。這當中有許多太離譜的冤稅案,金額也被連課帶罰多了好幾倍,這都嚇死了歐美國家的百姓及官員,因為歐美國家的罰額都只有0.1~0.2倍之間。

美國也曾納稅義務人因稅務問題,而駕飛機衝撞國稅局,納稅人生氣了!律師炸彈客胡宗賢,因遭地檢署起訴擔心律師資格撤銷,又被國稅局要求補稅,申請複查仍沒下文,讓他心存怨懟而作出丟炸彈的恐怖行為;印證了馬前總統所講:百姓人權被侵害,十之八九來自於公務員,正是所謂官逼民反,這股憤怒的暗潮正奔湃洶湧。資本與人才是一個國家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面對高度自由化的資本市場及各國積極爭取人才,全球紛紛進行稅制改革,透過建立友善的租稅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優勢。我國為開放經濟體,要與其他國家競爭資本及人才,尤須先解決我國優秀人才及投資人所得稅負較重、內外資稅負不衡平,及未分配盈餘課稅可能減少中小型及新創事業轉型升級動能等問題。

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張靜律師在呼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以良心與善行挽救失控的法稅與環境」論壇認為,司法環境應是幫人民解決紛爭,讓環境有公平正義,但是這些人為環境被破壞不亞於自然環境被破壞,司法環境最大的汙染來自法官、檢察官本位主義,加上官官相護,太極門案就是照妖鏡,幾乎牽涉到的執法單位都在做違法的事情,缺乏了良心,如何讓司法維持公平正義?去除法稅環境的汙染源,是刻不容緩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