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 展現族群藝術特色   

2020/01/27    文/蕭榮/顧問(台中市)

原住民文化多采多姿!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幾乎各個原住民族都有豐年祭,各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與小米祭;賽夏族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矮靈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此外,卑南族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而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何時我們才能真正地當家做主?一個國家民族的長久發展,其具體的見證乃是「文化資產」的保存。

過年期間,與一位原住民公主談其嫁給漢人的心路歷程,若非她的一位明師點醒她要珍惜原住民的文化,更要尊重、接受另一個族群的文化,否則在結婚前的族群情節,大概要摧毀一樁美好的姻緣;結婚當日滿滿兩部遊覽車黑黝黝的親戚,粗獷純真的豪飲,與男方的親戚格格不入,見識了文化的差異性,任誰都會覺得難堪。這些年來她把恩師的話放在心中,學習當個稱職的漢人媳婦,並回過頭來欣賞獨一無二的原住民文化,「尊重」讓她幸福無比,「珍惜」讓她的人生更豐富。

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排灣族及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布農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則是其音樂特色。我們不也是和不同族群生活在一起嗎?客家文化、歌仔戲、唸歌團、平劇、原住民的歌舞等,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忠孝節義、溫馨、感人,古文化重新走入「台灣人」的生活,更能展現各族群藝術文化的特色;在熟悉的地方戲曲樂聲中讓人怡然自得,音樂、舞蹈、藝術是沒有距離的,文化更讓族群間相互欣賞,並融合成生命之共同體。

近幾年來政府極推動文化台灣永續發展,讓在地文化能深耕與開拓。而「文化創意產業」,更見政府營造台灣藝術文化的努力,好讓這綿延不斷的歷史,得以薪火相傳永續發展。因我們留給子孫的唯有「文化」!